自动驾驶入门技术(4)—— 摄像头

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摄像头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硬件组件、工作流程和车载摄像头的分类。重点讨论了单目与双目摄像头在测距原理上的区别,并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势。此外,还阐述了车规级摄像头的性能要求和内外参标定过程。车载摄像头在自动驾驶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目标识别、可通行空间检测和交通标志识别等方面,但其性能受天气和光照影响较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车载摄像头基础解析

1.1 工作原理
目标物体通过镜头(LENS)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过A/D(模数转换)后变为数字图像信号,最后送到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中进行加工处理,由DSP将信号处理成特定格式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1.2 摄像头主要硬件组件
1)镜头组(lens)- 镜头组由光学镜片、滤光片和保护膜等组成;
2) 图像传感器 - CMOS感光元件
MOS图像传感器(CIS)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集成。主要有四个组件构成:微透镜、彩色滤光片(CF)、光电二极管(PD)、像素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CIS结构和CIS成像原理

3) 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注:镜头组、CMOS芯片和胶合材料等组装成模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摄像头硬件构成

1.3 基本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 图像输入 — 预处理 — 特征提取 — 特征分类 — 匹配 — 完成识别
即输入摄像头的数据,以每帧信息为基础进行检测、分类、分割等计算,最后利用多帧信息进行目标跟踪,输出相关结果;
1)预处理包括成帧、颜色调整、白平衡、对比度均衡、图像扭正等工作;
2)特征提取在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出图像中的特征点;
3)目标识别是基于特征数据的输出,对图像中的物体进行识别分类 —— 人 ,车 、交通标志等,运用到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

1.4 车载摄像头类别

1.4.1 按摄像头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前视、侧视、后视和内置四个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2 车载摄像头按功能应用可分为行车辅助类、驻车辅助类与车内人驾驶员监控三大部分
1)行车辅助类:行车记录仪、车道偏离预警、开门预警, 盲区监测及交通标示识别等
a、智能前视(单目/双目/三目):动态物体检测(车辆、行人)、静态物体检测(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车道线等)和 可通行空间划分等。
b、侧视辅助(广角):用于行车过程中监测后视镜盲区内的动态目标;
c、夜视辅助(夜视摄像头):用于夜间或其他光线较差的情况下更好的实现目标物体的检测;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夜视系统主要分三类:微光夜视技术、被动热成像夜视技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

  • 9
    点赞
  • 13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