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碳化硅大功率高频电子器件上的薄氮化镓

研究者在碳化硅(SiC)上开发了60纳米无晶界氮化铝成核层,替代传统厚氮化镓缓冲层,以减少缺陷并提升高功率高频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性能。新结构降低了热阻,减少了昂贵材料的使用,并实现了高导通电流密度和低归一化导通电阻。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书籍:《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文章: 碳化硅大功率高频电子器件上的薄氮化镓
编号:JFKJ-21-1162
作者:华林科纳

在碳化硅(SiC)上开发了更薄的III族氮化物结构,以期实现高功率和高性能高频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和其他器件。新结构使用高质量的60纳米无晶界氮化铝成核层来避免大面积的扩展缺陷,而不是1-2米厚的氮化镓缓冲层(图1)。成核层允许在0.2 m内生长高质量的氮化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使用(a)常规和(b)低TBR氮化铝成核在氮化镓/氮化铝/碳化硅界面沿[112–0]方向的横截面透射电子显微图像。氮化镓/低TBR氮化铝纳米线/碳化硅的高倍放大图像。氮化镓/低TBR氮化铝纳米线界面的高分辨率图像。(e)低TBR氮化铝纳米线/碳化硅界面的高分辨率图像。比例尺在(a)和(b)中为100纳米。
通常较厚的缓冲层用于过渡和减少由氮化镓和碳化硅之间3.5%的晶格失配引起的缺陷——对于蓝宝石和硅等其他衬底,失配要高得多。这些厚层给高功率和高频器件带来了问题。这些层通常掺杂碳或铁以增加电阻,目的是限制电流流向沟道区,避免寄生传导的泄漏效应。掺杂会产生电荷俘获状态,从而对电流等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在射频操作中崩溃。
更薄的器件还应该具有更低的热阻,从而改善热管理。在GaN/AlN/SiC界面产生的空隙和位错等结构缺陷引入了热边界电阻(TBR),导致HEMTs中的沟道温度额外上升30–40%。
所需昂贵材料的减少是这项工作的另一个吸引力。包括前体和气体在内的原材料将减少90%,同时由于所需的生长时间减少,加工成本也将降低。
新的氮化铝成核过程避免了通常的晶粒状形态,这种形态往往会导致柱状生长,缺陷会被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