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Buck芯片的自举电容原理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同步Buck转换器的自举环路组成,包括HQ高边开关管、HSDriver、LQ低边开关管、Cboot充电回路、浮地驱动以及上管持续导通的原理。与异步Buck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感泄放回路与Cboot充电回路的局部重合。通过对比TI和MPS的MPQ4572,阐述了同步Buck的内部工作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一篇《自举电容的工作原理-3句话总结》,了解了异步Buck的自举电路的环路组成、Cboot充电回路、浮地驱动、压差不突变等信息,并且总结了三句话。那同步Buck又是怎样的呢?前面是以TI的为例,现在现在换MPS的MPQ4572来解析,雨露均沾哈!!!

同步Buck的自举环路组成

图片

如上图所示,相比异步Buck,整体的架构少了续流二极管,其他类似,这里不做展开。再走入芯片内部看看。

图片

通过备注,是不是感觉和异步Buck在自举环路组件有些类似。

①HQ高管:NMOS,高边开关管;

②HS Driver:HQ的驱动电路,是双电源供电;

③LQ低管:NMOS,低边开关管;

④LS Driver:LQ的驱动电路,是单电源供电;

⑤VCC:由VIN经过内部的Regulator产生的VCC,给HS Driver提供偏置电压,给LS Driver提供驱动电压。

⑥单向二极管:只有BST上有一个。相比异步Buck少一个。

这里少了CB refresh的充电回路控制单元,因为已经有了LQ。

Cboot充电回路

图片

在电感泄放能量的同时,Cboot也开始充电,充电的回路正如上图红色箭头所示:Vin–>VCC–>D–>Cboot–>LQ–>GND。这里我们忽略防反二极管导通压降,那么,Cboot充电完成后的电压约等于VCC。

注意:电感的泄放回路与Cboot的充电回路,局部有重合。

浮地驱动

浮地驱动和前一篇异步Buck的逻辑相同,这里就不做赘述。只把示意图画一下,如下图所示。

图片

不突变与能持久

持续导通 和前一篇异步Buck的逻辑相同,这里就不做赘述。只把示意图画一下,如下图所示。

图片

总结

聊到这里,今天想说的也差不多了,我们大概清楚了同步Buck的自举环路组成、Cboot的充电回路、浮地驱动方式以及上管持续导通的原因。特别强调了和异步Buck在这部分的区别:电感的泄放回路与Cboot的充电回路,局部有重合。

随着电源技术的发展,芯片的内部架构多种多样,自举电容的环路和实现方式也会有多种,这里只是展示了异步Buck和同步Buck的一种方式。这里只是给大家展示一种思路,供分析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参考原文:《同步Buck芯片的自举电容原理解析》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tqsh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