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划三板斧:商业画布/精益画布/SWOT分析

“磨刀不误砍柴工”,体系化的设计方法能更好的指导我们更好的做 产品规划 。商业画布/精益画布/SWOT分析,如同在做不同菜肴的时候,我们需要不同的菜谱来指引;而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设计师也需要不同的设计模型/方法,让我们更灵活的做设计分析与输出。

随着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发展成熟,现阶段新的产品已经很难突围,孵化项目和初创团队在近几年也越来越少。如果你有机会在一个孵化团队参与一款从0-1的产品开发,作为设计师的你,懂得如何做 产品规划 吗?如何利用设计赋能参与前期的产品调研呢?

你可能会说:这些都是产品经理和老板该考虑的事情,是的,当下随着互联网运营模式的逐步成熟完善,已经形成了各岗位分工明确,流水化的作业模式。从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等流程衍生出更精细的岗位划分,在大公司尤为明显,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设计师负责专属的内容,固定不变。

但是从当下全链路设计师或全栈设计师的角度,我个人觉得做为一个T型人才,除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深耕外,更应该贯通上下游,打通思维认知路径。这种承上启下的思维模式,会更有助于你的成长进步,同时,看待产品的视角也会更全局、更宏观、更商业。

以我为例:

普普通通交互设计师一枚,最早实习进入互联网行业,我是以UI设计师的身份进入,为什么我现在做了交互,又拼命努力向产品探索呢,就是因为我在做UI的时候,我总认为产品经理的原型设计过于粗糙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但那时初入职场虽持有怀疑但并不懂交互和产品,所以只能默默在视觉呈现上追求平衡与创新,后来新的工作环境终于有机会尝试交互设计的实践和探索,所以我终于可以自问自答解决以前的很多疑惑。通过上游的工作体验确实可以更好的思考产品设计初衷,而原本UI设计的经验又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什么样的交互稿交付视觉设计师会更合适,并且配合高效。

随着时间和项目积累,交互设计经验及对产品认知的加深,我现在又开始向产品方向探索,就像第一段中提出的自问:

你知道:

  1. 需求来源是什么?
  2. 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3. 我们的产品优/劣势是什么?
  4. 我们的机会点是什么?

利用这些信息,我们设计师是否可以更好的设计界面,并把相关需求和痛点转化为界面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好的,今天我就带领视觉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逆流而上,从产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