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L与PCIe世界的尽头|你相信光吗?

本文探讨了随着数据需求的增长,PCIe和CXL标准如何转向光互连技术以应对带宽、延迟和能耗挑战。文章介绍了PCIeoverOptics和CXL-O的发展,以及面临的光电转换效率、成本和标准统一等问题,预测了光互连技术在数据中心互联领域的前景和挑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之前关于PCIe 7.0跑太快的文章(PCIe 7.0|不要太卷,劝你先躺平)中,业内对于这点是出奇的一致。借用下领存技术兵哥的留言:铜线已经明显无法胜任高性能传输了!

图片

那一步是什么呢?你相信光吗?


随着数据洪流的持续涌动与计算密集型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电子互连技术在应对高带宽、低延迟、节能等多维度需求时日益显现其局限性。在这个背景下,光学互连技术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逐渐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被视为未来数据中心互联技术的破局关键。目前两大主流互连标准—PCIe、CXL都把目光投向了光互连技术

作为业界广泛采用的高速串行点对点互联标准,PCIe自诞生以来历经多次迭代升级,现已成为CPU、GPU、FPGA、SSD等计算设备间不可或缺的互连桥梁。PCIe 7.0标准更是将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令人惊叹的128 GT/s。

图片

然而,面对数据爆炸式增长与延迟敏感型应用的需求,PCIe面临多项挑战。尽管PCIe 7.0的带宽较上一代翻倍,但面对未来TB/s级别的数据传输需求,仍有可能捉襟见肘。尽管PCIe协议优化了延迟表现,但在大规模数据中心内部,距离延长与互连层级增加会导致延迟累积。随着数据速率提升,互连功耗问题日益突出,对整体能效与散热设计构成挑战

扩展阅读:

在这样的环境下,数据中心内部以及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急剧增长。AI应用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需要处理海量数据,且对实时性和带宽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的铜线介质的PCIe总线,在传输距离、带宽扩展以及信号完整性方面存在物理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数据中心之间长距离、高带宽的数据传输需求

图片

因此,业界开始探索将PCIe协议应用于光学链路之上,即所谓的PCIe over Optics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将PCIe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利用光纤的大容量、低损耗和长距离传输特性,突破了传统铜线接口的距离与速度瓶颈。比如Nubis Communications与Alphawave Semi的合作展示中,就利用了 PCIe 6.0控制器和光学引擎来实现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图片

CXL作为新兴的开放互连标准,专为打破CPU与各类加速器、内存设备间的通信壁垒而生。它基于PCIe物理层,引入缓存一致性接口,实现设备间内存空间的共享,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性能与可扩展性。然而,CXL同样面临挑战,内存一致性要求严格的时序控制与低延迟通信,这对于长距离、多层级的电子互连架构是个挑战。CXL设备通常部署于高密度数据中心环境,降低互连能耗对整体能效至关重要。

图片

扩展阅读:

面对上述挑战,光学互连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PCIe与CXL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无限带宽潜力:光学互连利用光的多路复用特性,理论上具有近乎无限的带宽扩展潜力,可轻松应对TB/s甚至PB/s级别的数据传输需求。

  • 超低延迟: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大大降低了信号传输延迟,尤其适合于对延迟极其敏感的内存一致性操作。

  • 高效节能:光信号传输损耗小,且无需考虑串扰问题,使得光学互连具有更低的功耗,符合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 长距离传输:光纤传输距离可达数十乃至数百公里,远超铜线互连,有利于构建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

图片

目前,CXL联盟已启动CXL Over Optical(CXL-O)项目,旨在将CXL协议与光学互连技术深度融合。CXL-O接口标准利用先进的光模块和相干光通信技术,将CXL协议封装在光信号中,通过光纤实现设备间的高速、低延迟连接。同时,CXL-O保留了CXL原有的缓存一致性、内存池共享等功能,确保了跨设备的高效数据访问。

同时,PCI-SIG也已成立PCIe Optical Workgroup,致力于制定PCIe over Optical的标准,实现与现有PCIe生态的无缝对接。同时,业界也在积极推动CXL与光学互连技术的融合,如Synopsys等公司正与OpenLight等光子技术厂商合作,开发支持CXL的光学解决方案。

图片

PCIe over Optics解决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光电转换:首先,使用先进的光电转换器(Electro-optical transceivers),将服务器主板上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确保数据能够在光纤上传输。

  2. 高性能控制器和PHY:设计专用的高性能PCIe控制器和物理层芯片(PHY),能够支持最新的PCIe标准,并优化其与光学接口的对接,保证数据在经过光传输后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光学引擎:采用高效的光学引擎,如Nubis XT1600线性光学引擎,它能够提供多通道、全双工的数据传输能力,并保持较低的延迟和功耗。

  4. 长距离无损传输:由于光纤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可以实现千米级别的无损传输,大大拓展了服务器集群间的连接范围,使得数据中心内的设备可以更加灵活地分布在更大空间内,同时不影响数据通信性能。

  5. 模块化和标准化:尽管某些解决方案可能为定制化产品,但总体趋势是向模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确保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相互兼容,便于数据中心运营商灵活选择并整合到现有或未来的数据中心架构中。

图片

尽管光学互连为PCIe与CXL带来了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

  1. 光电转换效率与成本:光电转换器件的效率、稳定性及成本是影响光学互连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通过技术创新与规模化生产,有望逐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光模块小型化与集成化:为适应数据中心设备的紧凑布局,需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光模块。硅光子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3. 互操作性与标准统一:光学互连需兼容现有数据中心架构,确保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共识与标准统一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需求,PCIe与CXL走向光互连技术是大势所趋。尽管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随着科研创新、产业协作与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光学互连有望破解现有电子互连的瓶颈,开启数据中心互联技术的新篇章。这一变革不仅将重塑数据中心架构,也将深刻影响芯片设计、产业链格局,为数字经济的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 FMS 2023: 《Advantages of optical CXL for disaggregated compute architectures》

  • https://www.synopsys.com/blogs/chip-design/pcie-over-fiber-optics-pcie-7.html

  • https://awavesemi.com/press-release/nubis-communications-and-alphawave-semi-showcase-first-demonstration-of-optical-pci-express-6-0-technology/


如果您看完有所受益,欢迎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关注”并点击“分享”、“在看”,非常感谢!

精彩推荐:

图片

如果您也想针对存储行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诚挚欢迎您的大作。
投稿邮箱:Memory_logger@163.com (投稿就有惊喜哦~)

《存储随笔》自媒体矩阵

图片

更多存储随笔科普视频讲解,请移步B站账号

图片

如您有任何的建议与指正,敬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感谢您不吝指教!如有相关合作意向,请后台私信,小编会尽快给您取得联系,谢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古猫先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