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在Unity中参与碰撞的物体分2大块:1.发起碰撞的物体。2.接收碰撞的物体。
1. 发起碰撞物体有:Rigodbody , CharacterController .
2. 接收碰撞物体由:所有的Collider .
工作的原理为:发生碰撞的物体中必须要有“发起碰撞”的物体。否则,碰撞不响应。
比如:墙用BoxCollider ,所以墙与墙之间无反应。
比如:一个带有Rigidbody属性的箱子,能落到带有MeshCollider属性的地面上。
比如:一个带有Rigidbody属性的箱子,可以被一个带有CharacterController 属性的人推着跑。
就是此原因。
在所有Collider上有一个Is Trigger 的boolean型参数。
当发生碰撞反应的时候,会先检查此属性。
当激活此选项时,会调用碰撞双方的脚本 OnTrigger***, 反之,脚本方面没有任何反应。
当激活此选项时,不会发生后续物理的反应。反之,发生后续的物理反应。
总结:Is Trigger 好比是一个物理功能的开关, 是要“物理功能”还是要“OnTrigger脚本”。
在Rigodbody 上有一个Use Gravity 的boolean型参数.
Unity 物理引擎,处理的一个细节:
当一个CharacterController不发生位置变化,一个Collier发生位置变化后,产生碰撞。将不会调用任何碰撞反映。
物理引擎视为CharacterController无碰撞.
碰撞器由来
1.系统默认会给每个对象(GameObject)添加一个碰撞组件(ColliderComponent),一些背景对象则可以取消该组件。
2.在unity3d中,能检测碰撞发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碰撞器,另一种则是利用触发器。这两种方式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完整的了解这两种方式,我们必须理解以下概念:
(一)碰撞器是一群组件,它包含了很多种类,比如:Box Collider,Capsule Collider等,这些碰撞器应用的场合不同,但都必须加到GameObjecet身上。
(二)所谓触发器,只需要在检视面板中的碰撞器组件中勾选IsTrigger属性选择框。
(三)在Unity3d中,主要有以下接口函数来处理这两种碰撞检测:
触发信息检测:
1.MonoBehaviour.OnTriggerEnter( Collider other )当进入触发器
2.MonoBehaviour.OnTriggerExit( Collider other )当退出触发器
3.MonoBehaviour.OnTriggerStay( Collider other )当逗留触发器
碰撞信息检测:
1.MonoBehaviour.OnCollisionEnter( Collision collisionInfo ) 当进入碰撞器
2.MonoBehaviour.OnCollisionExit( Collision collisionInfo ) 当退出碰撞器
3.MonoBehaviour.OnCollisionStay( Collision collisionInfo ) 当逗留碰撞器
OnTriggerEnter
准备一个脚本:shiyan.cs ,脚本内容如下:
脚本挂在小球上,然后运行场景,拖动小球撞盒子,然后再拖动盒子撞小球,分别看控制台打印结果
然后将脚本挂在盒子上,然后运行场景,拖动小球撞盒子,然后再拖动盒子撞小球,分别看控制台打印结果
OnTriggerEnter触发条件:
碰撞双方都必须是碰撞体
碰撞双方其中一个碰撞体必须勾选IsTigger选项
碰撞双方其中一个必须是刚体
刚体的IsKinematic选项可以勾选也可以不勾选
只要满足上面两个条件,不管谁主动都会触发
备注:
OnTriggerEnter方法的形参对象指的是碰撞双方中没有携带OnTriggerEnter方法的一方
OnTriggerEnter方法前可以带上public或private,或者干脆两个都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