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第二章)导线与传输线模型

现代多层布线工艺:
宽厚和间距大的连线布置在高层,M5及以上采用较厚连线,全局连线和电源线;墨迹和较薄的连线布置在底层,包括局部单位内连线。
导线:
集成电路的导线已经形成复杂的几何形状,会引起电容、电阻和电感等寄生参数效应,使得传播延时增加,影响功率和能耗的分布,会引起额外的噪声,对电路的性能和电路的可靠性均有影响。
ELMORE延时模型
路径电阻:从源节点到任何节点之间存在唯一的电阻路径,其总电阻称为路径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共享路径电阻:表示从输入节点到i及k两个节点的路径中共享部分的总电阻ri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i节点 的elmore延时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导线的分布式RC模型
导线长度为L,分割成N段,每段电阻r L/N,每段的电容 c L/N
利用Elmore延时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集总RC模型和分布RC模型的阶跃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考虑驱动器内阻RS时RC线的延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3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拉扎维(Jan M. Rabaey)的《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A Design Perspective》是一本经典的集成电路设计教材,被广泛应用于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教学和研究领域。第三章主要介绍了CMOS逻辑门的设计方法。 在CMOS集成电路设计中,逻辑门是电子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第三章中,拉扎维详细介绍了CMOS逻辑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CMOS逻辑门由P型和N型的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通过MOSFET的导通和截止状态来实现逻辑功能。 在CMOS逻辑门设计中,需要考虑功耗、延迟、面积和噪声等因素。为了降低功耗,可以采用输入电流的部分截止状态。为了提高速度,可以采用并行电流路径的电路结构。为了减小面积,可以采用共享元件和折叠电路等技术。为了减小噪声,可以采用差分信号和电源抑制等技术。 此外,拉扎维还介绍了CMOS逻辑门的布局和布线方法。布局是指将逻辑门中的晶体管放置在芯片上的具体位置。布线是指将逻辑门中的晶体管通过导线连接起来以实现逻辑功能。适当的布局和布线方法可以减小电路的延迟、功耗和噪声。 总之,拉扎维的《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A Design Perspective》第三章详细介绍了CMOS逻辑门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工程师可以掌握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实际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