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转录组项目文章三连发

图片

项目文章一:代谢组与转录组相结合,揭示了红豆杉果实三种不同颜色形成的机制。

图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文亚峰教授团队1月23日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发表题为Metabolome integrated with transcriptome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hree different color formations in Taxus mairei arils文章,其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红豆杉(Taxus mairei)不同发育阶段红(RTM)、黄(YTM)和紫(PTM)果实的基因表达和代谢产物,为红豆杉资源的分子育种提供数据参考。

研究背景   

红豆杉(Taxus mairei),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果实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类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这些化合物对红豆杉果实的颜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其药用价值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红豆杉果实颜色形成机制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将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红豆杉果实中三种不同颜色形成的机制。通过分析红豆杉果实中的代谢物和基因表达谱,研究人员希望找到与颜色形成相关的关键代谢途径和基因调控网络。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红豆杉果实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为红豆杉的栽培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这些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揭示其他植物中颜色形成的机制,对于植物遗传改良和药用植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及路线  

01 样品收集和处理:

收集了三种不同颜色的红豆杉果实样品,分别是红色果实(RTM)、黄色果实(YTM)和紫色果实(PTM)。对样品进行RNA提取和代谢物提取。

02 代谢组学分析:

使用质谱仪对提取的代谢物进行分析,得到代谢物的谱图数据。确定差异积累的黄酮类化合物(DAFs)。

03 转录组学分析:

三种不同颜色的果实样品(RTM、YTM和PTM)、三个发育阶段(FA、B和R)各组三个重复共27个样本进行RNA-seq测序。选择1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

04 联合分析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