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表观修饰和水果研究结合起来?拿捏高分思路

表观遗传学为我们理解水果从发育到成熟的复杂过程提供了重要视角。与直接改变基因序列不同,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R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的水平和时机,对水果的关键特性产生深远影响。这些特性包括果实的外观、香气、风味和营养价值等。

例如,在番茄和草莓等常见水果中,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可以启用或抑制与果实成熟相关的基因。这种变化会影响果实的色泽、果肉软化以及糖分和酸度的积累。同样,组蛋白修饰也起到“开关”或“调节阀”的作用,通过改变DNA的包装方式,动态调控果实开花、发育和成熟所需的生化反应。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水果成熟背后的分子机制,还为通过分子育种或栽培管理改善水果品质、延长货架期和提升营养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栽培管理措施可以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间接调控水果的品质和发育过程。这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优化种植环境和管理措施,我们可能能够调节水果的表观遗传状态,从而改善其商业价值和消费者体验。

表观修饰在水果研究中的应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深入理解水果从田间到餐桌的转变之门。它不仅关乎基因本身,更关乎基因如何被“调控”,这种调控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却能深刻影响水果的品质、成熟和抗逆性。以下是三个关键的研究方向:

  • 1. 果实成熟与贮藏保鲜:揭秘“时间的指纹”

想象一下,水果的成熟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而表观修饰就是指挥这场演出的“隐形指挥家”。在这里,DNA/R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共同作用,调控着果实成熟的核心网络,比如乙烯信号通路。乙烯是水果成熟的“号角”,它的信号通路一旦被表观修饰“调校”,水果的色泽、质地、香气等关键特性就会随之改变。

研究的重点在于,这些表观修饰如何影响果实的成熟速度、衰老进程以及采后的保鲜效果。比如,通过调控DNA甲基化,我们或许能让草莓在货架上停留更久而不失去风味;或者通过调整组蛋白修饰,延缓番茄的软化进程,减少运输损耗。这不仅是对水果保鲜技术的革新,更是对水果生命周期的重新定义。

  • 2. 果实品质性状的表观调控:寻找“风味的密码”

水果的品质——从甜度到香气,从色泽到营养价值——背后都隐藏着表观修饰的影子。这里的任务是解码这些“密码”,找到决定水果品质的关键基因及其表观调控机制。

比如,糖分积累、色素形成和香气合成这些性状,往往受到特定基因的调控,而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又受到表观修饰的精细调控。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如转录组、表观组),我们可以绘制出一幅“风味地图”,精准定位哪些表观因子在起作用。这不仅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水果格外美味,还为培育更高品质的水果品种提供了可能。

  • 3. 表观多组学在果树抗逆中的应用:打造“坚韧的果园”

果园面临的挑战从来不仅仅是气候和病虫害,更是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产量和品质。表观多组学在这里扮演着“护盾”的角色,帮助果树抵御干旱、低温和病虫侵害。

通过结合转录组和表观组学数据,我们可以揭示抗逆基因的调控机制。比如,在干旱条件下,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因DNA甲基化的变化而被激活,赋予果树更强的耐旱性;或者在病虫害压力下,组蛋白修饰的调整可能增强果树的防御反应。这些发现不仅能帮助我们培育更抗逆的果树品种,还能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激活果树自身的抗逆潜能。

表观修饰的研究,正在重新书写我们对水果的理解。它让我们看到,水果的品质和抗逆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表观调控进行优化。这不仅是科学的突破,更是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未来方向。

案例一:动态m6A mRNA甲基化揭示了AcALKBH10在猕猴桃成熟相关品质调控中的作用

图片1.png

  • 发表期刊New Phytologist

  • 表观机制

研究揭示了一条以m6A RNA甲基化为核心的表观遗传调控通路,通过调节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控制猕猴桃果实的成熟速度和品质形成。

  • 主要内容

猕猴桃的成熟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过程,与果实食用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然而,表观遗传变化的重要性,特别是N6-甲基腺苷(m6A)RNA修饰对果实成熟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通过LC-MS/MS、MeRIP、RNA-seq监测了猕猴桃在四个不同阶段的m6A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并在番茄中通过异种转基因表达验证了AcALKBH10的功能。显著的m6A修饰主要发生在终止密码子和3′非翻译区,并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表现出m6A水平的逐渐降低。此外,这些位点的m6A修饰与成熟过程中mRNA丰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提示m6A修饰在调控猕猴桃成熟过程中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证明,相较于AcECT9,AcALKBH10在成熟相关基因的m6A水平调控中起主要作用,从而对成熟过程以及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积累进行调控,最终影响果实成熟和品质的形成。总之,该研究阐明了猕猴桃成熟过程中涉及m6A的表观调控机制,为培育具有更高营养特性的高品质猕猴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00.png

图:猕猴桃发育和成熟过程中n6-甲基腺苷(m6A)丰度的变化

案例二:番茄中有毒甾体糖苷生物碱和苦味的去除受复杂表观遗传与遗传网络的控制。

图片2.png

  • 发表期刊Science Advances

  • 表观机制

番茄成熟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下降,去甲基化酶DML2介导的DNA去甲基化推动番茄驯化中去除有毒类固醇苷生物碱。

  • 主要内容

番茄等茄科作物中产生的类固醇苷生物碱(SGAs)具有抗营养性,因为它们具有细胞毒性并导致人类产生苦味。为了使果实更适口,成熟过程中SGA的构成由苦且有毒的α-番茄碱转变为无苦且无毒的七叶皂苷A。然而,调控这种转变的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通过形成一个反馈环路,DNA去甲基化、乙烯以及关键转录因子共同控制了成熟过程中关键糖碱代谢(GAME)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了去除有毒苦味SGA。此外,乙烯诱导的转录因子NON-RIPENING、RIPENING INHIBITOR和FRUITFULL1协调调控GAME31、GAME40、GAME5及糖碱转运基因GORKY的表达,而茉莉酸诱导的MYC2则调控GAME36的转录。此外,由DEMETER-LIKE 2介导的DNA去甲基化推动了番茄驯化过程中SGA的解毒过程。

图片3.png

图:DNA甲基化影响番茄成熟过程中SGAs的代谢变化。

案例三:组蛋白修饰H3K27me3在荔枝低温诱导开花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图片4.png

  • 发表期刊Plant Physiology

  • 表观机制

研究揭示的表观遗传机制主要依赖于低温诱导下H3K27me3标记的动态沉积,这一调控方式通过精细控制关键花期基因的激活或抑制,进而影响荔枝的花期开启。

  • 主要内容:

荔枝作为无患子科重要果树,其成花启动依赖于秋冬低温诱导。本研究从表观遗传调控角度,聚焦低温诱导成花启动阶段的关键修饰标记H3K27me3及其沉积基因。通过全基因组分析,研究绘制了花前诱导期(PFId)、成花诱导期(FId)和花发端期(FIn)的H3K27me3沉积图谱,在芽中鉴定到5,635个差异H3K27me3修饰基因(DHGs),叶片中鉴定到4,801个DHGs。整合RNA-seq与ChIP-seq数据,发现芽中1,001个和叶片中675个差异调控基因(DRGs)可能受H3K27me3靶向调控。为探究H3K27me3功能,研究使用组蛋白H3赖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GSK343处理低温诱导成花进程,发现该处理显著降低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1(LcTPS1)和FRIGIDA(LcFRI)位点的H3K27me3沉积水平并促进基因表达,导致开花延迟和成花率下降,证实H3K27me3在低温诱导成花中的关键作用。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出短营养期蛋白10(LcSVP10)为荔枝成花重要调控因子,其拟南芥过表达株系表现出开花延迟,表明该基因在开花时间调控中具有保守功能。该研究揭示了荔枝成花诱导的分子与表观遗传机制,为利用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园艺植物花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片5.png

图:荔枝低温诱导开花过程中H3K27me3全基因组景观。

爱基百客提供领先的表观组学,可提供ChIP-seq、CUT&Tag、ATAC-seq、WGBS、MeRIP等表观技术,在水果研究上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目前,爱基已做过的水果表观项目有:葡萄、梨子、番茄、番木瓜、桃、苹果、香蕉、甜瓜、柑桔、菠萝、芒果、荔枝等物种。如您有相关组学需求,欢迎咨询我们~

图片6.png

图:水果研究相关的表观项目文章(部分)。

2024.10.28产品总览.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