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由度悬架建模Simulink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B级车型的四分之一悬架参数,包括簧载质量和非簧载质量,以及悬架和轮胎的刚度。探讨了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基于牛顿第二定律,构建了动力学表达式,并展示了在Simulink中的实现。研究焦点在于智能优化的滑模控制在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某 B 级车型的四分之一悬架参数如表所示:

参数名称符号数值单位
簧载质量 m s m_s ms340kg
非簧载质量 m u m_u mu45kg
悬架刚度 k s k_s ks19500N/m
轮胎刚度 k t k_t kt200000N/m
最大阻尼系数 c m a x c_{max} cmax3800N ⋅ \cdot s/m
最小阻尼系数 c m i n c_{min} cmin1000N ⋅ \cdot s/m
被动阻尼系数 c 0 c_0 c02000N ⋅ \cdot s/m

二自由度悬架模型的建立有前提条件:

  1. 只考虑车辆受到路面激励后的垂直运动;
  2. 悬架刚度以及轮胎刚度为定值;
  3. 忽略轮胎阻尼,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条件。

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模型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 m s m_s ms 代表簧载质量(主要包括车身以及底盘), m u m_u mu 代表非簧载质量(包括车轮以及制动、转向系统), x s x_s xs 代表车身位移, x u x_u xu 代表非簧载质量位移, x r x_r xr 代表路面激励位移, C 0 C_0 C0 代表原车阻尼系数, k s k_s ks 代表悬架刚度, k r k_r kr 代表轮胎刚度, u u u 代表半主动悬架阻尼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取悬架各系统变量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二自由度悬架模型的动力学表达式为:
{ m s x ¨ s + c 0 ( x ˙ s − x ˙ u ) + k s ( x s − x u ) − u = 0 m u x ¨ u − c 0 ( x ˙ s − x ˙ u ) − k s ( x s − x u ) + k r ( x u − x r ) + u = 0 \begin{cases} m_s\ddot x_s + c_0(\dot x_s-\dot x_u) + k_s(x_s-x_u) - u = 0\\ m_u\ddot x_u - c_0(\dot x_s-\dot x_u) - k_s(x_s-x_u) + k_r(x_u-x_r) + u = 0 \end{cases} {msx¨s+c0(x˙sx˙u)+ks(xsxu)u=0mux¨uc0(x˙sx˙u)ks(xsxu)+kr(xuxr)+u=0

二自由度悬架动力学模型 Simulink 中的框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文献]:刘善辉.半主动悬架的智能优化滑模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