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XI smartconnect的多主单从的DDR读写

🔈声明:
🔑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一个IC、FPGA新手入门的好网站:👉快 点 击 进 入 学 习 吧👈



前言

由于项目后续需要实现一个多主单从的DDR读写功能,而FPGA上DDR的AXI通道只有一条,所以不得不采用AXI的IP来实现。
本文记录一下使用AXI smartconnect实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AXI smartconnect是什么?

AXI smartconnect 是为了一个或多个主机通过AXI总线和一个或多个从机进行数据读写而用的,此前常用的应该是AXI interconnect这个IP,实质上smartconnect是interconnect的升级版,使用更加方便一些,延时流和流水线优化的更好些,但是相对的资源就会占用更多

  • AXI smartconnect最高支持主机从机的数量可达16个,如果有更多的需求,则需要更多的smartconnect来支持。
  • AXI smartconnect支持主从机不同时钟域不同数据位宽自动切换(一个突发还没接口位宽大的时候,smartconnect会选择存缓存里,攒一起传)。
  • 此外smartconnect还支持数据读写错误的提示。

二、使用步骤

1.导入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在IP catalog栏中输入AXI smartconnect就可以找到这个IP,需要注意的是这个IP为了用户使用更方便,只能在block design模式下生成,否则会出现如下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后进入block design界面配置AXI smartconnect即可,配置的GUI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我在这个工程中测试的是两主一丛的情况,而下方的advanced properties是此IP核内更细节的一些配置,暂时还没用到,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对照数据手册查阅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生成后只需要连接主从机的AXI总线以及时钟、复位信号即可。

2.注意事项

  • 本以为想上述这样完成后就能够实现基本功能,但是仿真发现在AXI
    smartconnect的输入端AXI总线的信号并没有对应出现在输出端。

  • 检查许久后发现AXI总线中bresp值变成3了,正常读写时这个值好像都是0,查找后发现这个信号的3代表读写地址错误

原来需要在仿真前进行地址分配

进入IP integrator选项,在address editor选项卡中进行两个主机所需的地址分配。(这里需要注意,一旦分配错误或者没分配都会读写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仿真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模拟了两个主机同时突发读写的情况,可以看出读写情况正常,没有冲突和数据错误的情况。




最后给大家安利一个好网站:
  Verilog的学习还是要多以练习为主,想要练习Verilog的同学,推荐可以去nowcoder看看,他们现在的题库内容很丰富,属于国内做的很好的了,而且是课程+刷题+面经+求职+讨论区分享一站式求职学习网站,最最最重要的里面的资源全部免费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在FPGA中实现通道DDR读写的方案。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根据提供的参考引用[^1],Xilinx FPGA支持DDR3和DDR4的通道设计,尤其是DDR4有八个独立通道,能处理高带宽需求。 首先,通道DDR的关键点在于每个通道的独立控制,避免冲突。这需要设计仲裁机制,比如轮询或优先级调度,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通道访问同一存储区域。参考中提到每个通道的读写接口独立,这可能意味着使用个物理接口或者虚拟通道。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具体实现。比如,使用Xilinx的MIG(Memory Interface Generator)来生成DDR控制器,然后为每个通道实例化控制器。但DDR4的8通道设计可能已经内置了通道支持,所以需要查阅Xilinx文档确认。 另外,数据对齐和时序一致性也很重要。不同的通道可能有不同的延迟,需要同步机制,比如FIFO缓冲。参考中的“大型FIFO”可能用于暂存数据,防止读写冲突。需要解释如何用FIFO协调不同通道的速度差异。 功耗和带宽优化也是用户可能关心的。DDR4比DDR3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功耗,但具体实现时可能需要考虑时钟频率、数据总线宽度等因素。比如,每个通道的数据位宽和时钟频率的组合决定了总带宽。 最后,用户可能需要设计实例和工具支持。参考提到有设计说明文档,所以应该建议用户查阅Xilinx的官方资料,使用Vivado中的IP核来配置DDR控制器,并参考示例代码。 现在需要确保回答覆盖了这些点,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同时生成相关问题供用户深入探索。</think>### FPGA通道DDR读写实现方案 #### 1. 通道DDR架构设计 通道DDR的核心是通过物理或逻辑划分个独立访问路径,例如Xilinx FPGA支持8通道DDR4控制器,每个通道拥有独立地址、数据总线和控制信号。设计时需注意: - **通道独立性**:每个通道的读写接口完全解耦,避免竞争。 - **带宽分配**:通过加权轮询或优先级调度实现带宽动态分配,例如: ```verilog // 伪代码:轮询调度器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channel_request[0]) grant <= 0; else if (channel_request[1]) grant <= 1; // ...依次轮询 end ``` #### 2. 冲突解决机制 - **Bank分组管理**:将DDR物理Bank划分为个逻辑组,例如: $$ \text{总Bank数} = N_{\text{通道}} \times B_{\text{每通道}} $$ - **时序交错控制**:采用相位偏移时钟驱动不同通道,例如对8通道DDR4使用45°相位差时钟: $$ \phi_n = \frac{360°}{8} \times n $$ #### 3. 实现步骤(以Xilinx为例) 1. **IP核配置**:在Vivado中实例化UltraScale+ DDR4 IP,设置通道模式 2. **接口封装**:为每个通道封装AXI4接口,例化独立FIFO缓冲 3. **仲裁逻辑**:使用Xilinx SmartConnect IP实现跨时钟域数据路由 4. **时序约束**:对每个通道单独设置输入/输出延迟约束 #### 4. 性能优化技巧 - **突发传输优化**:配置最大突发长度(BL=8) - **命令流水线**:使用`CAS Latency=16`与`Write Latency=12`的流水线时序 - **数据总线反转**:启用DBI功能降低功耗8-12%[^1] #### 5. 验证方法 - 建立Vivado VIO实时监测各通道状态 - 通过ILA捕获物理层时序: ```tcl create_debug_core u_ila_0 ila set_property C_DATA_DEPTH 8192 [get_debug_cores u_ila_0] ```
评论 1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