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中科大联手,最新AM

97a564c37039c9827979041529415823.jpeg

第一作者:Jun Wan, Yu Wang, Jiaqing Liu, Ru Song

通讯作者:熊宇杰、Jingxiang Low、付峰、刘琳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延安大学

论文速览

光催化析氢(H2)与氧化有机合成的结合为同时生产清洁的H2燃料和高价值化学品提供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策略,但光生电荷载流子在光催化剂上的缓慢动力学导致光转换效率低,阻碍了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在Mo团簇修饰的Zn2In2S5光催化剂中引入全空间电场来提高光生电荷载流子定向迁移和分离效率的策略。这种全空间电场由体电场(BEF)和局部表面电场(LSEF)的级联产生,促进了光生电子从[Zn-S]区域到[In-S]区域,最终到Mo团簇位点的有向迁移,确保了体和表面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

Mo修饰的Zn2In2S5光催化剂在优化后实现了34.35 mmol gcat-1 h-1的析氢产率和45.31 mmol gcat-1 h-1的苯甲醛产率,分别比原始的ZnIn2S4提高了3.83倍和4.15倍。这些发现为提高光催化性能中的电荷流导向性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文导读

cf8e5a4248b62fb2a0966eb4223bfcd0.jpeg

图1:Mo1.5-Zn2In2S5的TEM、HRTEM、EDS元素分布图和STEM图像

a832f61b53c4f21c2dcf39a65f2eeeba.jpeg

图2:不同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制氢和BAD产率、BAD选择性

804696829b939516f3ae356f958153e7.jpeg

图3:平均静电势分布

2c163b96c108fb921b3cb481e8927e82.jpeg

图4:3D表面电位分布和相应的线扫描表面电位分布

a13fc6a962dd90418b1197bf93427060.jpeg

图5:原位EPR光谱

总结展望

本文通过在Mo修饰的Zn2In2S5光催化剂中引入全空间电场,克服了光催化剂中光生电荷载流子动力学缓慢的长期挑战。通过精确控制Mo团簇在极化Zn2In2S5纳米片上的原位生长,实现了体电场和表面Mo团簇的协同效应,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转移。

优化后的Mo-Zn2In2S5展示了显著的光催化活性,实现了高效定向电荷流动和氢气生产。此外,原位EPR测量和氘标记实验为BA的直接空穴氧化途径和氢气演变的双质子来源提供了证据。本研究引入了一种开创性的协同策略,利用全空间电场促进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为实现高效率的人工光合作用过程铺平了道路。

文献信息

标题:Full-Space Electric Field in Mo-Zn2In2S5 Polarization Photocatalyst for Highly Efficient Oriented Charge Flow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40506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