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4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实验+计算,揭示CO电还原过程中CuAg材料结构演变
从机理上讲,CO是CO2R反应过程中转化为有价值的多碳(C2+)产物的关键反应中间体。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典型的CO2R条件下,Cu3Ag7催化剂上的主要产物为CO,在20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产率为9.67×10-7 moles s−1,而C2+产物的产率则为1.62×10-8 moles s−1;此外,通过分析共喂料电解过程中甲酸盐的产率,证实CO2转化为甲酸盐的速率与C2+形成的速率相当,并且Ag的引入诱导产生欠配位Cu,有效地抑制了多碳产物生产的甲酸盐竞争途径。
2024-06-30 21:48:26
510
原创 最新Science:新催化剂揭示水在绿色氢气生产中的隐藏力量
Arquer 教授的研究涵盖光电和能源应用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和实现,在传感和光发射、光伏以及水和二氧化碳电解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热衷于培养下一代对绿色技术产生影响的科学家。我们发现,将水和水碎片纳入催化剂结构中可以进行定制,以在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保护催化剂,从而实现与工业应用相关的高电流密度下的稳定运行”,ICFO 教授 García de Arquer 解释说。虽然这些研究很有见地,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基础的、不可扩展的反应堆中进行的,而且在较软的条件下运行,远离最终应用,尤其是在电流密度方面。
2024-06-30 21:41:42
288
原创 杨维结/李昊Angew:首个固态储氢动力学预测模型
描述符的其实构建采用晶体轨道哈密顿量(Hamiltonian)布局的积分绝对值(-ICOHP)作为键强描述的基本变量,并考虑了参与反应的Mg-H键的平均键强、最大键强以及外侧和内侧键强作为可能的组成部分。根据原子距离越远碰撞概率越低,断键后的成键时间越晚,导致的过渡态能量的升高。该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典型的固态氢储存材料——镁氢化物(MgH2)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其晶体轨道哈密顿(Hamiltonian)布居法和氢原子位移,开发的描述符模型,揭示了脱氢反应动力学的关键化学过程,为理解材料性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4-06-30 17:30:00
1459
原创 北航两大杰青团队,合作再发重磅JACS
通过增强催化剂对CO2的吸附和活化,实现了基于*CO2而不是传统的*CO的C-N耦合途径。结果表明,与氧化石墨烯上的非晶BiOx纳米片(a-Bi NS/rGO)和氧化石墨烯上的非晶SnOx纳米片(a-Sn NS/rGO)相比,a-SnBi NS/rGO具有更好的CO2化学吸附性能,具有多个额外的吸附峰,吸附容量更大。因此,在a-SnBi NS/rGO催化的尿素合成反应中,在*CO2NO2加氢成*CO2NOOH的过程中,Bi可能为*CO2NO2提供电子,而Sn提供空轨道有利于负电荷NO3-的吸附(图4f)。
2024-06-30 16:30:00
573
原创 重磅,英特尔公司,第一单位发Nature
图中量子点位置由虚线圆圈表示。这些数据表明,在晶片上取得了高一致性的器件性能,并且随着匹配的门对之间的VT差异的分析,可以评估器件用于电压共享应用的潜力。这些改进归因于固定电荷的减少,由于高κ堆栈本身的改进(堆栈A和B之间),以及后续处理的热预算的降低,以及额外筛选门层提供的更一致的约束。此外,高单比特Clifford保真度的实现突出了在严格工业兼容的制造环境下仍能保持量子比特高性能的重要性,同时,平均相干时间的测量结果显示了28Si材质在抑制核自旋影响方面的潜力,指向了改善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关键方向。
2024-06-30 12:02:11
400
原创 最新EES成果:原因找到了,是它导致锂电池持续老化
因此,建议特别关注防止负极浆料中的大型团簇形成,来避免在涂覆前产生这种内部损伤,这会导致容量浪费、资源浪费,并可能在形成周期中导致电池故障的一部分原因。研究证实超过50微米的硅团簇会导致电池内部结构和功能受损的临界缺陷尺寸,并指出在电极浆料质量控制中避免超过50微米团聚的重要性。图3:通过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进一步放大了电池中一个大缺陷的视图,揭示了电池内部的明显损伤。图7:根据缺陷对局部锂化状态和电池完整性的影响,对缺陷进行了分类,以及不同尺寸的硅富集区对电池功能的影响。
2024-06-29 18:10:00
352
原创 仅隔一个月,余金权教授,第24篇Nature/Science
相比之下,γ-和δ-羰基立体中心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形成仍然极具挑战性。之前通过C-H活化 建立 α-和 β-羰基中心,并开发碳环的外消旋 γ-C-H 芳基化,寻求开发能够对映选择性远程γ和δ-C-H功能化手性Pd催化剂。作者设想了一种连续的对映选择性C-H芳基化过程,该过程可以为制备各种1,2-芳基化碳环提供一种通用方法(图5A),发现第二芳基化和杂芳基化产物(7a-d)通过具有相反构型(R)-TZ-30的手性配体产率为30-74%,更具挑战性的二杂芳基取代碳环(7e)也以32%的收率制备。
2024-06-29 17:10:00
682
原创 长春光机所,Nature+1
本工作不仅可以通过单一器件和单一测量在宽带频谱上实现任意混合全-Stokes偏振态的光的全面表征,而且还提供了与最先进的单一用途小型化偏光计或光谱仪相当的性能。本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用作现有成像平台的无对准改造,为超紧凑和高维光探测和成像开辟了新途径。该方法的非局部性避免了横向非均匀性,而利用纵向非均匀的设计自由度,自然展现出固有的超宽带潜力。尽管在偏振计和光谱仪的设计上进行大量研究,但同时产生光的强度、偏振和光谱的高维特征还具有挑战性,并且通常需要在空间或时间域中对偏振和/或波长敏感元件进行复杂的集成。
2024-06-29 16:10:00
498
原创 范红金/李越,最新Chem
通过调节Au-Cu异质结构的界面,可以切换特定产品的法拉第效率,例如可以将液体产品中72 %的甲醇(二聚体)、78%的乙醇(Janus)和气体产品中63%的乙烯(橡子状Janus)转换为107、230和226mA cm-2的局部电流密度。此外,通过原位SERS和DFT理论计算,研究了反应机制。图1:异质结构生长模式的分析和可调性,包括Volmer-Weber(VW)、Frank-van der Merwe(FM)和半亲和生长模式的示意图,以及基于界面应变和接触角的连续调节界面的示意图。
2024-06-29 12:28:02
369
原创 Nature子刊重磅:锌电池,未必就比锂电强
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文章强调了锌的供应链韧性和成熟的回收产业。尽管如此,文章也强调了为了储存相同数量的电荷,需要的锌的重量要大得多,这可能会使锌在电池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推高锌的价格。尽管在理想条件下,锌电池可能具有成本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与本文中用于比较的两种非常成熟的LIB化学体系具有相同性能的Zn-MnO2水系电池,特别是在锌负极的利用和水性电解液的稳定性方面。然而,文章也指出,与锂相比,为了储存相同数量的电荷,需要的锌的重量要大得多,这可能会使锌在电池中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推高锌的价格。
2024-06-29 11:35:56
513
原创 「长江学者」+90后硕导,兰州大学,重磅Nature子刊
极化界面工程强烈依赖于界面势垒的性质,但界面势垒一旦构建,其固定值和不可控制性限制了极化界面工程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此外,电脉冲调控的界面势垒在1.34%应变下可达到148.81 meV的,可完全改变电子设备的压电性能。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对电场诱导的空位重分布与局部极化控制的界面工程之间耦合效应的理解,还表明了使用非破坏性技术实现可调压电效应的可能性。本工作为微/纳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本研究成功展示了全新的电脉冲调控压电效应的方法,通过改变界面势垒高度,实现了对Ag/HfO2/
2024-06-28 17:35:00
258
原创 日本东北大学李昊团队JMCA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和结构弛豫,对12种不同的M-N-C结构(M1-吡啶-N4和M1-吡咯-N4;这表明HO结合能可以作为预测M-N-C SACs的PZC的有效描述符(图S2),但对弱结合的M1-吡咯-N4表面(Ni-吡咯-N4和Cu-吡咯-N4)例外。M1-吡咯-N4(图3a)和M1-吡啶-N4(图3b)结构的PZC与金属-氢距离呈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M1-吡咯-N4的PZC随金属-氢距离增加而上升,但达到一定距离后不再变化,表明这是弱吸附表面,线性拟合R²为0.68;
2024-06-28 16:35:00
939
原创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Nature
然而,常用的SAMs,如[4-(3,6-二甲基- 9h -咔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在底物上的分布不均匀,对钙钛矿前驱体的表面润湿性较差。由于Me-4PACz与NA分子中的三苯胺部分相互作用,NA-ME可以减少Me-4PACz的团聚,使Me-4PACz的分布均匀化,从而促进载流子的提取,减少NiO/钙钛矿界面的非辐射复合。与“正常”器件结构相比,具有“倒置”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更好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和运行稳定性,是将这种新兴光伏技术商业化的关键途径。
2024-06-28 15:35:00
933
原创 炸裂,Nature发表5个月后,再发Nature, 个人已手握15篇Nature
手性超导体(chiral superconductors)是一类独特的非常规超导体,其中复杂的超导序参量在动量空间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代表了具有固有时间反转对称性破坏(TRSB)的拓扑非平凡系统,并直接影响拓扑量子计算。同样,对于由非手性TEAB插入TaS2制成的器件,Little-Parks振荡也显示出零场时的最小电阻,在四个非手性器件中一致观察到。c,它相对于零磁场是反对称的,表明存在明显的场致SDE。c−,尽管有轻微的负场偏态,这归因于与原始2H-TaS2中也存在的场诱导SDE的反对称分量的卷积。
2024-06-28 14:35:00
718
原创 他,2023新晋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发表第22篇Angew
经氧分离1H-NMR和HPLC(图5a、b)证实,在EDA-Pt NPs/SnO2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偶氮苯(AXB)的加氢反应生成了偶氮苯(AB)和偶氮苯(HAB)。事实上,当以AB(1 mmol)作为起始反应物时,不同EDA/乙醇比的混合溶剂中的Pt NPs/SnO2和乙醇中的EDA-Pt NPs/SnO2都催化了AB选择性加氢生成HAB(图6a、b)。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在乙醇中进行该过程时,对NSB的选择性可以忽略不计,PHA和AN分别被观察为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图3c、d)。
2024-06-28 10:01:10
917
原创 他,厦门大学「国家杰青」,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图3j的小波变换分析表明,r-Pt/Pd20Sb7 HPs的峰值强度为8.67 Å-1,低于u-Pt/Pd20Sb7 HPs的峰值强度(9.25 Å-1)和Pt箔的峰值强度(12.1 Å-1),进一步表明r-Pt/Pd20Sb7 HPs中的Pt-Pt/Sb键具有更大的拉伸应变。此外,与u-Pt/Pd20Sb7 HPs/C和Pt/C相比,r-Pt/Pd20Sb7 HPs/C的CO氧化起始电位和峰值电位发生了负移(图6d),表明r-Pt/Pd20Sb7 HPs/C在低电位下对CO的吸附较弱,CO更容易被去除。
2024-06-27 20:10:00
860
原创 中大/福大ACS : 引入阳离子缺陷,增强5-羟甲基糠醛电氧化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原位拉曼光谱表征,Ni(OH)2中的阳离子缺陷在HMF电氧化应用中起着以下重要作用:1.它们显著降低了Ni(OH)2去质子化的能量障碍,形成高价的NiOOH,从而加速了用于高浓度HMF氧化活性中心的产生;等采用NiCo基普鲁士蓝类似物(NiCo PBA)作为预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通过原位表面重构的方法成功地在低结晶度层状Ni(OH)2中引入阳离子缺陷,使得催化剂在电催化高浓度HMF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2024-06-27 19:10:00
944
原创 化学所Nature子刊: 构建多孔通道,提高大电流下酸性CO2RR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900 mA cm−2条件下,La-Cu HS催化剂的C2+产物法拉第效率(FE)为86.2%,部分电流密度为−775.8 mA cm−2,C2+产物的CO2单程转化效率可达52.8%。模拟和实验证实,La-Cu HS的孔道结构有效地富集了催化剂表面的K+,并且在催化剂表面附近和孔道内容易在电解质中形成一个高碱性的微环境,这可以抑制HER,促进C-C偶联过程。稳定性试验后,La-Cu HS的形态和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持,证实其在酸性体系中将CO2转化为C2+产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06-27 17:20:00
498
原创 重磅,赵东元院士团队,再发JACS
结果表明,以钛氧簇为基础的HMFs具有高效的析氢光催化活性(3.6 mmol g-1h-1),其转化率是未组装钛氧簇的2倍(1.5 mmol g-1h-1),这表明与未组装的钛氧团簇相比,HMFs具有更强的光催化活性。-PAA的浓度,可以调控介孔的构型,从球形、短圆柱形到长圆柱形介孔。此外,基于钛-氧簇的HMFs表现出高效的析氢光催化活性(3.6 mmol g-1h-1),其转化率比未组装的钛-氧簇高出约2 倍,目前的发现为构建基于纳米团簇的氢键介孔框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未来会引起广泛关注。
2024-06-27 13:02:38
795
原创 济大/厦大,最新Science子刊,高熵又立新功,解决高镍无钴正极稳定性
此外,HE-SC-N88充电过程中由于Ni氧化程度增加导致的离子半径减小引起的(101)和(104)峰偏移都明显小于SC-NCM88,进一步证实了晶格变形的减弱和晶体结构的稳固,预计在长期循环中大大避免微裂纹的出现。与SC-NCM88相比,其Ni-O键相互作用明显变化,HE-SC-N88在相同循环后两个Ni-O和Ni-M的键相互距离和振幅几乎保持不变,即使在高工作电压4.5V下,这强有力地证实了坚固的局部配位环境,从而赋予HE-SC-N88出色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
2024-06-27 10:03:41
1066
原创 重大突破,港城大/牛津大学/西安交大,最新Nature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HUBLA处理的PSC不仅实现了高达25.1%的转换效率(PCE),而且在85°C条件下经历了长达1500小时的老化测试后,仍保持了94%的初始PCE。2)在环境应力条件下(如湿度和热量),HUBLA材料中的动态共价键被激活,生成新的钝化剂,进一步钝化钙钛矿中的新生成缺陷,维持器件的稳定性。1) 在制造阶段,HUBLA材料可以与钙钛矿中的离子缺陷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共价键,抑制功能基团的高反应性,从而提高钙钛矿薄膜的质量和器件的初始性能。
2024-06-26 17:30:00
461
原创 “木头大王”,胡良兵最新Matter,进军新领域
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教授。本研究成功开发了基于Cu2+离子螯合的壳聚糖纳米晶体(Cu2+-ChNC),在去除化学残留物和延长水果蔬菜保质期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Cu2+-ChNC处理的草莓在室温下储存5天后,仍能保持新鲜度和质感,且重量损失减少。本论文针对水果和蔬菜上残留的农药和除草剂问题,开发了新型的一维(1D)多孔材料——Cu2+离子螯合壳聚糖纳米晶体(Cu2+-ChNC)。图1:使用Cu2+-ChNC去除农药和除草剂的工作示意图,以及Cu2+-ChNC在采后保鲜中的双重功能。
2024-06-26 14:30:00
448
原创 在华算做计算,发了Nature,快来沾好运
我们的理论计算服务,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审稿人都夸没有任何问题!想发顶刊的快来沾好运吧~✅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DFT✅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华算计算专业➕靠谱!
2024-06-26 11:36:22
216
原创 厦大黄小青联手苏大邵琪,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本论文针对异质结构中区域选择性结构的构建难题,提出了“一锅法”动力学控制的合成骨架,成功实现了金属异质结构中区域选择性结构的构建。研究团队考虑了金属前驱体的还原速率和异质界面的晶格匹配关系,实现了从Pd20Sb7六角纳米片到Pd8Sb3六角纳米片的相调控,以及从Pd20Sb7六角纳米片到Pd20Sb7菱形体和Pd20Sb7纳米粒子的形态调控。此外,该催化剂还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区域选择性外延生长在Pd20Sb7六角纳米片上的Pt对乙醇氧化反应表现出了极高的活性,其活性是商用Pt/C的57倍。
2024-06-26 10:41:36
374
原创 天津大学巩金龙团队,最新AFM
原位光谱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增强的*CO吸附促进了C-C耦合过程。通过原位ATR-SEIRAS光谱和DFT计算,研究揭示了CO气氛诱导的CuxZny表面Cu位点的形成,这些位点增强了*CO的结合,促进了C-C耦合过程,同时Zn与低配位Cu位点的协同作用破坏了*HCCOH的选择性中间体,促进了C-O键的加氢,生成C2H5OH。特别是,在CO气氛中处理的CuxZny合金催化剂(CO-CuxZny)富含低配位Cu位点,有利于*CO中间体的吸附,从而促进C2H5OH的产生。
2024-06-26 09:56:16
427
原创 物构所王要兵JACS: 构建功能性COF,实现高效CO2光还原
此外,碱处理后(EPCo-COF-AT),COF暴露出羧酸阴离子(COO−)和羟基(OH),从而增强了EA的给电子能力。结合系统的表征和理论计算,揭示了EPCo-COF-AT和EPCo-COF中潜在的光催化过程:最初,EPCo-COF-AT催化剂在光激发下,电子从EA快速转移到Co金属活性中心,增强了吸附的CO2的活化;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EPCo-COF具有Co金属活性中心,在光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中表现出优异的CO生成速率(14.1 mmol g-1 h-1)和选择性(85.1%)。
2024-06-25 17:55:00
467
原创 清华深研院最新AM,揭示富镍高容量正极材料微结构工程的机理
然而,W-Ni83-1.5的H2-H3相变峰的位移角为0.91°,大于Ni83的位移角(0.8°)。此外,与Ni83相比,W-Ni83-1.5提供了约14 mAh·g-1的额外容量(图1b)。图4a显示,在H2-H相变过程中,W-Ni83-1.5的Li+扩散速率比Ni83高出近两个数量级,表明W-Ni83-1.5表现出更快的Li+扩散速度。此外,在0.2 C下测试半电池的循环性能3个循环,然后在1 C下进行100个循环(图4d),除了增强的放电容量外,W-Ni83-1.5还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2024-06-25 16:50:00
982
原创 他,现任985院长,「国家杰青」,发表第7篇Science Advances
在此过程中,AAO模板的孔径(D)对纳米结构的操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同孔径的AAO模板的孔径(D)不同,NPAHP的空心柱的结构(D和H)以及颗粒的尺寸分布也不同。然而,较大的D和H以及较低的Au比导致了较高的红外发射率(MWIR/LWIR波段~0.795/~0.252)(图3J)。如图5G和H所示,该伪装材料附着在飞机发动机模型上,可以明显看出,一旦覆盖NPAHP-120基薄膜(用①标记的位置),视觉上呈现黑色,同时发动机的辐射温度(~674 K)可降至~353 K,表明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
2024-06-25 14:50:00
803
原创 今晚,北京大学洪嘉妮博士报告:表界面氢键网络的原子尺度研究
水是生命之源,表/界面处的氢键网络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在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生命和能源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氢原子质量和尺寸都很小,在实验上实现水中氢的高分辨探测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表/界面水体系,包括:自然界最常见的六角冰表面、二维冰、界面水合质子/氢氧根离子/碱金属离子等,引领大家进入水的微观世界。✅我们如何自主研发高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创新性发展出一套基于高阶静电力的qPlus扫描探针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氢核的成像。近五年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
2024-06-25 10:44:32
394
原创 她,师从崔屹院士,「国家级青年人才」,新发重磅Nature子刊
首先在基底上热蒸发约100 nm的金属锂,然后在手套箱中在金属锂表面热蒸发约50 nm的KF层,蚀刻前,如图2c-e所示,在顶层(KF层)表面的F 1s和K 2p区域明显收集到经典的K-F信号,而在样品表面没有检测到明显的锂信号。其中,锂金属是最有吸引力的负极,由此构成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储能器件之一。对于Li 1s区域,如图2e所示,当蚀刻深度到达锂金属层(50 nm)时,锂金属信号开始出现,当到达锂金属层内部(100 nm)时,锂金属峰占据了更高的比例。
2024-06-25 09:12:32
872
原创 杨建教授ACS AMI
本研究采用简单的HCl-LiF水热腐蚀法制备了高质量的F-Nb2CTx纳米片,其横向尺寸大(0.5-1 μm),缺陷少,电导率高达500 S cm-1,比之前报道的Nb2CTx 高出两个数量级。将F-Nb2CTx墨汁直接用作不含添加剂的LIBs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在0.5 A g-1条件下循环500次后,比容量为524.0 mAh g-1,在1 A g-1条件下循环5000次后,比容量为444.0 mAh g-1。图5. F-Nb2CTx和F-Nb2CTx墨汁电极循环前后的相关表征。
2024-06-24 16:55:00
514
原创 于吉红院士,最新Matter,钙钛矿搭配分子筛,性能媲美商业化
CPI@WS-1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优异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制备高性能LEDs的理想材料,作者通过将CPI@WS-1复合材料涂覆在一个发射波长为460 nm的LED芯片上,成功地构建了标准的红色LEDs(RLEDs)。基于上述两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纯WS-1分子筛呈规则的球形形态,尺寸约为150-200nm(图2A),而CPI@WS-1复合材料呈现不规则的块状形貌(图2B),这可能是由于钙钛矿前驱体对分子筛基体的影响,使得高温煅烧过程中分子筛晶体的聚集。
2024-06-24 15:55:00
757
原创 打破纪录,冯新亮院士,再发Nature Materials
此外,由于O-B-O三原子层的有序排列,太赫兹(THz)时域光谱揭示了具有OBO终端的Nb2C(OBO-Nb2C)的全局部电荷载流子,展示了Drude型带传输特性。此外,OBO终端大大增加了 Ti3C2 MXene的储Li+位点,从而产生了420 mAh g-1的超高电荷存储容量,约为氯/氧终端 Ti3C2(ClO-Ti3C2,212 mAh g-1)的两倍。表面终端(-O,-OH,-F)深刻地影响了MXenes的内在特性,但现有的终端仅限于单原子层或简单基团,显示出无序排列和较差的稳定性。
2024-06-24 14:55:00
1595
原创 IF>40,余桂华教授,最新Chem. Soc. Rev.
余桂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重点是新型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合成,尤其在能源水凝胶的新兴材料的开创性工作,对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表征和探索,以及推广其在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领域展现重要的技术应用。本论文综述了AWH技术中的核心——吸附剂,基于吸附剂的循环吸附和解吸过程,在广泛的湿度水平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论文从多尺度视角探讨了合理选择和设计材料和化学物质的必要性,深入研究了不同吸附剂系统的基本吸附机制,强调了水-吸附剂相互作用和水网络的发展。图2:吸附机制: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对比。图4:MOF吸附机制。
2024-06-24 13:55:00
239
原创 清华大学王铁峰团队,最新Nature Synthesis
实验结果表明,Pt1@UiO-66–Br在苯乙烯和硝基苯的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最高的活性,且在高达300 °C的H2氛围下显示出卓越的热稳定性,没有发生金属聚集。通过机理研究揭示了Pt中心的电子态变化以及中间体在Pt位点上的吸附行为,发现Pt1@UiO-66-Br具有最高的活性和出色的热稳定性,在高达300 °C的H2氛围下没有金属聚集现象。图1:Pt1@UiO-66-X的合成和可视化,和EDS元素面扫图展示了Pt1@UiO-66的结构和Pt的分布。图5:Pt1@UiO-66–X的电子性质。
2024-06-23 16:30:00
604
原创 曾杰教授联手Edward H. Sargent院士,最新Nature Synthesis
研究团队通过在铜催化剂上引入强电子受体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成功地提高了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缺陷,从而促进了水的吸附和解离,降低了关键中间体*CHCOH加氢转化为*CCH的能量障碍。优先考虑的策略是减弱水的解离,从而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HER)。本研究通过在铜催化剂上引入TCNQ,显著提高了乙烯的法拉第效率和全电池能效,为电化学还原一氧化碳至乙烯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设计原则。实验结果表明,TCNQ的引入增强了水的吸附和解离,降低了关键反应步骤的能量障碍,从而提高了乙烯的选择性。
2024-06-23 10:40:26
949
原创 天津大学「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杨全红团队,最新AM
研究团队利用正辛基三甲基溴化铵(C8TAB)作为离子阀,通过电场方向的变化,主动构建和移除疏水界面,从而在Zn沉积/剥离过程中实现疏水界面的“开”和“关”状态的切换。然而,这种溶液阻碍了Zn2+与H2O的溶剂化,以及随后在Zn剥离过程中的离子迁移,导致不充分的可逆性。本研究成功实现了通过电场触发的离子阀策略构建的自适应疏水界面,满足了Zn沉积/剥离过程中对界面水分子需求的逆向需求,从而显著增强了Zn的可逆性,并实现了高库仑效率的Zn沉积/剥离。图1:在Zn沉积/剥离过程中不同疏水界面的示意图。
2024-06-23 09:01:09
526
原创 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最新Joule
同样,类似电池化学的电解液可能也无法互换,因为这些电池的失效机制将取决于电池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电池结构和功率需求。在评估袋式电池在eVTOL任务中的性能时,与报告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衰减相比,更重要的是监测功率衰减,例如,通过着陆后的终端可实现功率(即功率与能量比,W Wh⁻¹),以确保飞机能够安全降落。FD91通过更钝化和稳定的CEI减缓了硬币和袋式电池中的阻抗上升,这证明了组学框架的有效性,该框架基于数据和失效分析,提供了显著先进且非显而易见的电解液,用于新兴应用,常规和最先进的电解液否则将会失败。
2024-06-22 17:20:00
1539
原创 他,被引超10万次,H因子高达163,最新Matter:效率高达24%
研究发现,使用Me-4PACz作为界面的钝化剂,能显著延长PL载流子寿命,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了Me-4PACz与PVK表面存在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这表明了有效的界面钝化。研究亮点包括实现了高达24%的光电转换效率,并通过DFT计算验证了Me-4PACz与PVK表面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结合TRPL和TA光谱技术,评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界面复合过程,并利用Me-4PACz实现了有效的界面钝化,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图1:材料和光学特性表征。图5:太阳能电池的表征。
2024-06-22 16:20:00
288
原创 一作兼通讯,石墨烯最新Nature
这项工作不仅为石墨烯基的逻辑和存储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且为研究二维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电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场和电荷载流子密度,可以加速质子传输至接近设备的电解液电流极限,并且能够精确且稳健地驱动质子传输和加氢过程。本研究展示了通过双门控石墨烯,可以独立控制电场和电荷载流子密度,从而加速质子传输并实现对质子传输和晶格加氢的独立控制。图3:双门控石墨烯在逻辑和存储应用中的精确和稳健的质子传输和加氢控制。图1:双门控石墨烯设备的选择性控制质子传输和加氢。
2024-06-22 15:20:00
183
MS Forcite相互作用能脚本,InteractionEnergy.pl,分子动力学下载1万次的脚本!
2024-11-0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