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B |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张扬建团队:气候变暖改变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群落调控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中的相对重要性

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

气候变暖将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特别是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死亡残体碳(MNC)是土壤有机碳库稳定的重要贡献者。然而,人们对土壤MNC在变暖梯度上的积累和持久性仍然知之甚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扬建团队(New Phytologist & Journal of Ecology |中科院张扬建团队:全球变化对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GCB 最新 | 中科院地理所张扬建研究员团队:温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机制)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上进行了为期8年的4个梯度OTC变暖野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低水平(+0 ~ 1.5°C)增温主要提高了细菌死亡残体碳(BNC)、真菌死亡残体碳(FNC)和总MNC含量,而高水平(+1.5 ~ 2.5°C)增温对细菌死亡残体碳(BNC)、真菌死亡残体碳(FNC)和总MNC含量无显著影响。MNC和BNC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不受不同深度增温处理的显著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植物根系性状对MNC持久性的影响随着增温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而微生物群落特征对MNC持久性的影响随着增温强度的增强而减弱。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高山草甸MNC产生和稳定的主要决定因素可能随着变暖程度而变化。这一发现对于更新我们对土壤碳储存以应对气候变暖的认识至关重要。

图1 增温对总MNC (A)、FNC(B)和BNC (C)的影响

图2 低水平增温和高水平增温条件下土壤MNC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关系。

图3 BNC、FNC和总MNC对SOC的累积和贡献的概念图

该研究成果以“Climate warming alter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lant root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regula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microbial necromass carbon in a Tibetan alpine meadow”为题于2023年3月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锰柯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扬建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赵博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

https://doi.org/10.1111/gcb.1666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