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题目详解(十):递归【深度优先遍历(DFS;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岛屿问题、水域问题、单词搜索问题】、【广度优先遍历(BFS;借助queue结构)】

对于递归要分清以下概念:

  • 自己调用自己
  • 递归通常不在意具体操作,只关心初始条件和上下层的变化关系。
  • 递归函数需要有临界停止点,即递归不能无限制的执行下去。通常这个点为必须经过的一个数。
  • 递归通常能被其他方案替代(栈、数组正向求)。

一、网格矩阵搜索问题(岛屿问题)

在 LeetCode 中,「岛屿问题」是一个系列系列问题,比如:

L200. 岛屿数量 (Easy)
463. 岛屿的周长 (Easy)
695. 岛屿的最大面积 (Medium)
827. 最大人工岛 (Hard)

我们所熟悉的 DFS(深度优先搜索)问题通常是在树或者图结构上进行的。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DFS 问题,是在一种「网格」结构中进行的。岛屿问题是这类网格 DFS 问题的典型代表。网格结构遍历起来要比二叉树复杂一些,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DFS 代码容易写得冗长繁杂。

本文将以岛屿问题为例,展示网格类问题 DFS 通用思路,以及如何让代码变得简洁。

1、网格类问题的 DFS 遍历方法

1.1 网格问题的基本概念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岛屿问题中的网格结构是如何定义的,以方便我们后面的讨论。

网格问题是由 m×n 个小方格组成一个网格,每个小方格与其上下左右四个方格认为是相邻的,要在这样的网格上进行某种搜索。

岛屿问题是一类典型的网格问题。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可能是 0 或者 1。我们把数字为 0 的格子看成海洋格子,数字为 1 的格子看成陆地格子,这样相邻的陆地格子就连接成一个岛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样一个设定下,就出现了各种岛屿问题的变种,包括岛屿的数量、面积、周长等。不过这些问题,基本都可以用 DFS 遍历来解决。

1.2 DFS 的基本结构

网格结构要比二叉树结构稍微复杂一些,它其实是一种简化版的图结构。要写好网格上的 DFS 遍历,我们首先要理解二叉树上的 DFS 遍历方法,再类比写出网格结构上的 DFS 遍历。我们写的二叉树 DFS 遍历一般是这样的: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
   
    // 判断 base case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访问两个相邻结点:左子结点、右子结点
    traverse(root.left);
    traverse(root.right);
}

可以看到,二叉树的 DFS 有两个要素:「访问相邻结点」和「判断 base case」。

第一个要素是访问相邻结点。二叉树的相邻结点非常简单,只有左子结点和右子结点两个。二叉树本身就是一个递归定义的结构:一棵二叉树,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也是一棵二叉树。那么我们的 DFS 遍历只需要递归调用左子树和右子树即可。

第二个要素是 判断 base case。一般来说,二叉树遍历的 base case 是 root == null。这样一个条件判断其实有两个含义:一方面,这表示 root 指向的子树为空,不需要再往下遍历了。另一方面,在 root == null 的时候及时返回,可以让后面的 root.left 和 root.right 操作不会出现空指针异常。

对于网格上的 DFS,我们完全可以参考二叉树的 DFS,写出网格 DFS 的两个要素:

首先,网格结构中的格子有多少相邻结点?答案是上下左右四个。对于格子 (r, c) 来说(r 和 c 分别代表行坐标和列坐标),四个相邻的格子分别是 (r-1, c)、(r+1, c)、(r, c-1)、(r, c+1)。换句话说,网格结构是「四叉」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次,网格 DFS 中的 base case 是什么?从二叉树的 base case 对应过来,应该是网格中不需要继续遍历、grid[r][c] 会出现数组下标越界异常的格子,也就是那些超出网格范围的格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一点稍微有些反直觉,坐标竟然可以临时超出网格的范围?这种方法我称为「先污染后治理」—— 甭管当前是在哪个格子,先往四个方向走一步再说,如果发现走出了网格范围再赶紧返回。这跟二叉树的遍历方法是一样的,先递归调用,发现 root == null 再返回。

这样,我们得到了网格 DFS 遍历的框架代码:

void dfs(int[][] grid, int r, int c) {
   
    // 判断 base case
    // 如果坐标 (r, c) 超出了网格范围,直接返回
    if (!inArea(grid, r, c)) {
   
        return;
    }
    // 访问上、下、左、右四个相邻结点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c - 1);
    dfs(grid, r, c + 1);
}

// 判断坐标 (r, c) 是否在网格中
boolean inArea(int[][] grid, int r, int c) {
   
    return 0 <= r && r < grid.length 
        	&& 0 <= c && c < grid[0].length;
}

1.3 如何避免重复遍历

网格结构的 DFS 与二叉树的 DFS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遍历中可能遇到遍历过的结点。这是因为,网格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图」,我们可以把每个格子看成图中的结点,每个结点有向上下左右的四条边。在图中遍历时,自然可能遇到重复遍历结点。

这时候,DFS 可能会不停地「兜圈子」,永远停不下来,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避免这样的重复遍历呢?答案是标记已经遍历过的格子。以岛屿问题为例,我们需要在所有值为 1 的陆地格子上做 DFS 遍历。每走过一个陆地格子,就把格子的值改为 2,这样当我们遇到 2 的时候,就知道这是遍历过的格子了。也就是说,每个格子可能取三个值:

  • 0 —— 海洋格子
  • 1 —— 陆地格子(未遍历过)
  • 2 —— 陆地格子(已遍历过)

我们在框架代码中加入避免重复遍历的语句:

void dfs(int[][] grid, int r, int c) {
   
    // 判断 base case
    if (!inArea(grid, r, c)) {
   
        return;
    }
    // 如果这个格子不是岛屿,直接返回
    if (grid[r][c] != 1) {
   
        return;
    }
    grid[r][c] = 2; // 将格子标记为「已遍历过」
    
    // 访问上、下、左、右四个相邻结点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c - 1);
    dfs(grid, r, c + 1);
}

// 判断坐标 (r, c) 是否在网格中
boolean inArea(int[][] grid, int r, int c) {
   
    return 0 <= r && r < grid.length 
        	&& 0 <= c && c < grid[0].length;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岛屿问题、乃至各种网格问题的通用 DFS 遍历方法。以下所讲的几个例题,其实都只需要在 DFS 遍历框架上稍加修改而已。

小贴士:
在一些题解中,可能会把「已遍历过的陆地格子」标记为和海洋格子一样的 0,美其名曰「陆地沉没方法」,即遍历完一个陆地格子就让陆地「沉没」为海洋。这种方法看似很巧妙,但实际上有很大隐患,因为这样我们就无法区分「海洋格子」和「已遍历过的陆地格子」了。如果题目更复杂一点,这很容易出 bug。

理解了网格结构的 DFS 遍历方法以后,岛屿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三个题目该如何用 DFS 遍历来求解。

200. 岛屿数量

给你一个由 ‘1’(陆地)和 ‘0’(水)组成的的二维网格,请你计算网格中岛屿的数量。

岛屿总是被水包围,并且每座岛屿只能由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上相邻的陆地连接形成。

此外,你可以假设该网格的四条边均被水包围。

示例 1:

输入:grid = [
  ["1","1","1","1","0"],
  ["1","1","0","1","0"],
  ["1","1","0","0","0"],
  ["0","0","0","0","0"]
]
输出:1

示例 2:

输入:grid = [
  ["1","1","0","0","0"],
  ["1","1","0","0","0"],
  ["0","0","1","0","0"],
  ["0","0","0","1","1"]
]
输出:3

提示:

  • m == grid.length
  • n == grid[i].length
  • 1 <= m, n <= 300
  • grid[i][j] 的值为 ‘0’ 或 ‘1’

方法一:深度优先遍历DFS

目标是找到矩阵中 “岛屿的数量” ,上下左右相连的 1 都被认为是连续岛屿。

  • 使用递归的方式来计算,也就是 DFS 算法。
  • 把二维的矩阵抽象成树,矩阵中的每一个位置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可以理解成子节点。
  • 使用遍历二叉树的方式进行修改,修改后就可以递归遍历二维矩阵了。

设目前指针指向一个岛屿中的某一点 (i, j),寻找包括此点的岛屿边界。

  • 从 (i, j) 向此点的上下左右 (i+1,j),(i-1,j),(i,j+1),(i,j-1) 做深度搜索。
  • 终止条件:
    • (i, j) 越过矩阵边界;
    • grid[i][j] == 0,代表此分支已越过岛屿边界。
    • grid[i][j] == 2,代表此分支已访问过。
  • 搜索岛屿的同时,执行 grid[i][j] = ‘2’,即将岛屿所有节点删除,以免之后重复搜索相同岛屿。

主循环:

  • 遍历整个矩阵,当遇到 grid[i][j] == ‘1’ 时,从此点开始做深度优先搜索 dfs,岛屿数 count + 1 且在深度优先搜索中删除此岛屿。
    最终返回岛屿数 count 即可。
class Solution:
    def numIslands(self, grid: [[str]]) -> int:
        def dfs(grid, i, j):
            if not 0 <= i < len(grid) or not 0 <= j < len(grid[0]) or grid[i][j] == '0' or grid[i][j] == '2': 
            	return
            grid[i][j] = '2'
            dfs(grid, i + 1, j)
            dfs(grid, i, j + 1)
            dfs(grid, i - 1, j)
            dfs(grid, i, j - 1)
        count = 0
        for i in range(len(grid)):
            for j in range(len(grid[0])):
                if grid[i][j] == '1':
                    dfs(grid, i, j)
                    count += 1
        return count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Islands(vector<vector<char>>& grid) {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 i < grid.size(); i++){
   
            for(int j = 0; j < grid[0].size(); j++){
   
                if(grid[i][j] == '1'){
   
                    dfs(grid, i, j);
                    count++;
                }
            }
        }
        return count;
    }
    
    void dfs(vector<vector<char>>& grid, int i, int j){
   
        if(!(0 <= i && i < grid.size()) || !(0 <=j && j < grid[0].size()) || (grid[i][j] == '0') || (grid[i][j] == '2')){
   
            return;
        }
        grid[i][j] = '2';
        dfs(grid, i + 1, j);
        dfs(grid, i - 1, j);
        dfs(grid, i, j + 1);
        dfs(grid, i, j - 1);
    }
};

463. 岛屿的周长

给定一个 row x col 的二维网格地图 grid ,其中:grid[i][j] = 1 表示陆地, grid[i][j] = 0 表示水域。

网格中的格子 水平和垂直 方向相连(对角线方向不相连)。整个网格被水完全包围,但其中恰好有一个岛屿(或者说,一个或多个表示陆地的格子相连组成的岛屿)。

岛屿中没有“湖”(“湖” 指水域在岛屿内部且不和岛屿周围的水相连)。格子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为长方形,且宽度和高度均不超过 100 。计算这个岛屿的周长。

示例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grid = [[0,1,0,0],[1,1,1,0],[0,1,0,0],[1,1,0,0]]
输出:16
解释:它的周长是上面图片中的 16 个黄色的边

示例 2:

输入:grid = [[1]]
输出:4

示例 3:

输入:grid = [[1,0]]
输出:4

提示:

  • row == grid.length
  • col == grid[i].length
  • 1 <= row, col <= 100
  • grid[i][j] 为 0 或 1

网格问题是这样一类搜索问题:有 m \times nm×n 个小方格,组成一个网格,每个小方格与其上下左右四个方格认为是相邻的,要在这样的网格上进行某种搜索。这种题目乍一看可能有点麻烦,实际上非常简单,尤其是用 DFS 的方法。题目没有限制的话,我们尽量用 DFS 来写代码。

下面我们一步步地构造出方格类 DFS 的代码。

首先,每个方格与其上下左右的四个方格相邻,则 DFS 每次要分出四个岔:

// 基本的 DFS 框架:每次搜索四个相邻方格
void dfs(int[][] grid, int r, int c) {
   
    dfs(grid, r - 1, c); // 上边相邻
    dfs(grid, r + 1, c); // 下边相邻
    dfs(grid, r, c - 1); // 左边相邻
    dfs(grid, r, c + 1); // 右边相邻
}

但是,对于网格边缘的方格,上下左右并不都有邻居。一种做法是在递归调用之前判断方格的位置,例如位于左边缘,则不访问其左邻居。但这样一个一个判断写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可以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先做递归调用,再在每个 DFS 函数的开头判断坐标是否合法,不合法的直接返回。同样地,我们还需要判断该方格是否有岛屿(值是否为 1),否则也需要返回。

// 处理方格位于网格边缘的情况
void dfs(int[][] grid, int r, int c) {
   
    // 若坐标不合法,直接返回
    if (!(0 <= r && r < grid.length && 0 <= c && c < grid[0].length)) {
   
        return;
    }
    // 若该方格不是岛屿,直接返回
    if (grid[r][c] != 1) {
   
        return;
    }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c - 1);
    dfs(grid, r, c + 1);
}

但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DFS 可能会不停地“兜圈子”,永远停不下来,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我们需要标记遍历过的方格,保证方格不进行重复遍历。标记遍历过的方格并不需要使用额外的空间,只需要改变方格中存储的值就可以。在这道题中,值为 0 表示非岛屿(不可遍历),值为 1 表示岛屿(可遍历),我们用 2 表示已遍历过的岛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网格 DFS 遍历的框架代码:

// 标记已遍历过的岛屿,不做重复遍历
void dfs(int[][] grid, int r, int c) {
   
    if (!(0 <= r && r < grid.length && 0 <= c && c < grid[0].length)) {
   
        return;
    }
    // 已遍历过(值为2)的岛屿在这里会直接返回,不会重复遍历
    if (grid[r][c] != 1) {
   
        return;
    }
    grid[r][c] = 2; // 将方格标记为"已遍历"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 1, c);
    dfs(grid, r, c - 1);
    dfs(grid, r, c + 1);
}

如何在 DFS 遍历时求岛屿的周长

求岛屿的周长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如果用 DFS 遍历来求的话,有一种很简单的思路:岛屿的周长就是岛屿方格和非岛屿方格相邻的边的数量。注意,这里的非岛屿方格,既包括水域方格,也包括网格的边界。我们可以画一张图,看得更清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这个“相邻关系”对应到 DFS 遍历中,就是:每当在 DFS 遍历中,从一个岛屿方格走向一个非岛屿方格,就将周长加 1。代码如下:

int dfs(int[][] grid, int r, int c) {
   
    // 从一个岛屿方格走向网格边界,周长加 1
    if (!(0 <= r && r < grid.length && 0 <= c && c < grid[0].length)) {
   
        return 1;
    }
    // 从一个岛屿方格走向水域方格,周长加 1
    if (grid[r][c] == 0) {
   
        return 1;
    }
    if (grid[r][c] == 2) {
   
        return 0;
    }
    grid[r][c] = 2;
    return dfs(grid, r - 1, c)
        + dfs(grid, r + 1, c)
        + dfs(grid, r, c - 1)
        + dfs(grid, r, c + 1);
}

最终,我们得到完整的题解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islandPerimeter(int[][] grid) {
   
        int result = 0;
        for (int r = 0; r < grid.length; r++) {
   
            for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