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实验-申长雨院士等:核壳MOF组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促铀提取

92bfd456d10c04ee59178a6b8a8be1e3.jpeg

背景介绍

海水中铀储量巨大,总计约45亿吨。然而,极低的铀浓度和多种共存离子的存在使得从海水中提取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聚丙烯酰胺(PAM)基水凝胶因其丰富的亲水官能团和良好的吸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它们被用作吸附剂以实现高效的铀提取。但纯PAM吸附剂所含官能团较少,比表面积较低,因此其对铀的吸附效果有限。

MOFs因其可控的孔径、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丰富的结合位点而被广泛认为是有前途的铀吸附候选材料。但传统单一MOF材料对U(VI)的吸附量较低,且成本较高。研究发现,基于MOF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在铀提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结构以MOF为核心,以高比表面积和化学稳定性的SiO2无机材料为壳,有望从海水中高效提取铀。


研究方法

基于此,郑州大学刘春太和申长雨团队通过将核壳结构的表面功能化ZIF-67@SiO2(ZIF-67@SiO2-A)与PAM水凝胶交联,制备了一种新型ZIF-67@SiO2-A/PAM吸附剂,用于在海水中萃取U(VI)。ZIF-67@SiO2纳米颗粒的表面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功能化,然后通过添加戊二醛(GA)将ZIF-67@SiO2-A接枝到PAM聚合物网络中。ZIF-67@SiO2-A核壳结构的引入不仅增加了比表面积和结构稳定性,而且呈现出高吸附容量。

通过XRD、FTIR、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对ZIF-67@SiO2-A/PAM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ZIF-67@SiO2-A/PAM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行为,通过XPS、FTIR、EDS和DFT详细讨论了ZIF-67@SiO2-A/PAM对U(VI)的潜在吸附机制,最后还研究了ZIF-67@SiO2-A/PAM吸附剂在天然海水中的吸附性能。


成果简介

具体结果包括:(1)合成了核壳ZIF-67@SiO2纳米粒子,用APTES对ZIF-67@SiO2进行表面功能化之后通过GA交联将ZIF-67@SiO2-A接枝到PAM网络上,得到ZIF67@SiO2-A/PAM。(2)ZIF-67@SiO2-A的引入增强了PAM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效率。ZIF-67@SiO2-A/PAM对铀表现出显著的吸附能力、快速的吸附动力学和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该吸附剂在天然海水中表现出6.33 mg·g−1的高铀提取能力。(3)XPS、FTIR、EDS和DFT表明化学吸附机制主导ZIF-67@SiO2-A/PAM对铀的吸附行为,且吸附剂中N和O与铀的配位是铀吸附的主要机制。


图文导读

ef166eb29e67d8c3d37ed091763add7b.jpeg

图1 (a)ZIF-67@SiO2-A和(b)ZIF-67@SiO2-A/PAM的制备路线。优化后的(c)PAM、(d)GA、(e)SiO2-A和(f)SiO2-A/PAM的静电势图


ffe5cc1917eb54dc422dd02f862496fe.jpeg

图2 (a)共存离子对ZIF-67@SiO2-A/PAM去除U(VI)的影响。(b)ZIF-67@SiO2-A/PAM 共存离子的Kd值(插图为Kd的放大图)。(c)ZIF-67@SiO2-A/PAM在天然海水中30天的吸附能力。(d)ZIF-67@SiO2-A/PAM在天然海水中的吸附选择性和去除率


fb35d35376781c45af5837b9a0a8bea4.jpeg

图3 吸附机理的DFT计算



作者简介

 

文章第一作者为郑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宋玉成,郑州大学的杨佩佩副研究员和郑州大学的李松伟讲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塑料成型及模具优化设计专家。长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工作。


刘春太,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应用力学学报》、《模具工业》、《力学与实践》等杂志编委。


杨佩佩,郑州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MOF材料的调控与设计,光催化材料设计与应用以及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调控。主持并参与包括青年自然基金项目,博士后站前特别资助以及郑州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李松伟,郑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调控,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及应用。主持并参与包括郑州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基金会项目。


文章信息

Song Y, Tan H, Qin S, et al. Assembly of a core–shell MOF with stability into polyacrylamide hydrogel for boosting extraction of uranium from seawater. Nano Research, 2023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