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46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0.44埃,Science迎来显微镜分辨率新纪录

作者演示了未校正的STEM中的深度亚埃分辨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校正的STEM中,电子相干衍射成像(0.44 Å)实现的分辨率与像差校正显微镜(0.41 Å)中的层析分辨率几乎相同,并且很容易超过像差校正的ADF-STEM(0.95 Å)的分辨率。电子显微镜中的像差校正通常使用复杂且昂贵的透镜光学器件进行,通过相干衍射成像实现了在不同的探针位置收集会聚光束衍射图案,并用于通过计算确定图像部分,亚埃级电子显微分辨率长期以来一直限制着像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其也作为了解物质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有力工具。

2024-10-05 23:30:00 476

原创 CoOOH中引入高自旋态Co3+,显著提升水氧化活性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具有高自旋态Co3+的CoOOH表现出优异的OER活性,在1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仅为226 mV,比低自旋态CoOOH低148 mV。此外,Co K边XAS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均证实了具有高自旋态Co3+的CoOOH的显著稳定性,其在10 mA cm−2下连续测试200小时后,结构和活性变化可忽略不计。此外,投影态密度(PDOS)分析和脉冲伏安法(P-V)测试表明,高自旋态Co3+的引入显著增加了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从电催化剂转移到外电路。

2024-10-05 22:30:00 251

原创 节能且高效,多功能分子催化剂助力乙烯一步电化学转化为乙二醇

在众多化学品中,乙二醇(EG)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重要商品化工产品,传统的EG生产方法是通过热催化氧化制取,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并排放CO2,且反应中间体环氧乙烷的处理和纯化成本很高。一步电化学C2H4-EG转化法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路线,但是其存在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活性低和选择性不理想等缺点,严重限制了该方法的工业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报道的通过氧转移过程的C2H4-EO转化中,使用H2O2在TS-1上实现C2H4-EO转化的转化,并且在另一种酸溶液或在另一种固体酸上完成EO向EG的转化;

2024-10-05 21:30:00 117

原创 优化催化剂表面电荷性质改变局部微环境,提升酸性CO2RR稳定性

最后,催化剂的表面电荷性质决定了微环境中K+和CO2RR中间体的吸附能力,从而解释了催化剂在酸性CO2RR中的不同选择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脉冲CA策略来重新活化Bi基催化剂的原始相,使酸性CO2RR的稳定性在100 h内提高了2个数量级(该过程中HCOOH的法拉第效率保持在90%以上),高于大多数酸性CO2RR电催化剂。综上,该项工作揭示了酸性CO2RR中催化剂的降解机理,并从催化剂再活化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新策略。

2024-10-05 20:30:00 258

原创 港城大&北林大刘彬/王强Angew.:S改变Cu电催化剂上CO2还原途径

对于*CO2吸附S-Cu(111)的两种构型,*COOH途径中*CO2和S原子中间的电荷积累区仅与S原子相邻,而*OCHO途径中的电荷积累区同时靠近S原子和Cu原子。通过DFT计算,作者研究了CO2RR的反应能量。作者模拟了Cu(111)和S-吸附Cu(111)(1/2 S覆盖)表面上的CO2RR中间体,S-吸附Cu(111)上的DFT优化几何结构表明,CO2转化为CO途径中的*COOH通过C原子结合到S原子上,而CO2转化为甲酸/甲酸途径中的*OCHO通过两个O原子结合到Cu原子上。

2024-10-05 15:40:18 135

原创 浙江大学,重磅Nature Sustainability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环氧热固塑料,该材料不仅具有超高强度和韧性,而且可再加工,解决了传统环氧树脂的脆性和不可回收性问题。通过创新的化学固化方法,利用含有硼酸酯的芳香二胺交联剂和脂肪族单胺,实现了纳米级相分离,极大提高了材料的延伸率和韧性。这项工作为环氧树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展示了在保持高机械性能和加工便利性的同时,实现热固塑料的可回收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创新固化化学,即聚合物中的交联过程,展示了具有结合高韧性和可再加工性的环氧热固塑料。图1:展示了环氧热固塑料的合成和机械性能。

2024-10-04 23:30:00 198

原创 应化所:电解质分子间相互作用介导的不易燃钾离子硫电池

作者不仅通过 1H-19F HOESY 发现了氟醚(即 HFE、TFTFE)与 PC 溶剂之间的分子界面互作用差异,还提出了一个界面模型来阐明电解质的可结合性和石墨电极性能的改善,特别是基于 K+ - 溶剂和 K+ - 溶剂 - 阴离子复合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研究发现,氟醚可以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与 PC 溶剂相互作用,从而减弱 K+ 与 PC 的相互作用,降低去溶剂化能,进而促进 K+ 的可逆(脱)插层,使设计的钾离子硫电池在宽温度范围内表现出高性能。

2024-10-04 22:30:00 129

原创 ​北理AM:原位聚合固态电解质实现高安全锂金属电池

其中,独特的碳形成机制有助于阻燃并消除电池火灾风险。同时,TGIC衍生的富无机界面抑制了界面副反应,促进了均匀的锂沉积。总之,该工作以功能性1,3,5-三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酯(TGIC)为交联剂,通过合理设计原位聚合PDOL电解质实现了一种本质安全的LMB。此外,TGIC足够的含氮浓度提供了独特的碳化阻燃机制,而与锂离子的强亲和力促进了锂盐的离解,从而促进了锂离子的传输。此外,TGIC的优先还原性诱导在锂负极上形成热稳定的富含无机物的SEI,进一步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提高了LMB的热安全性。

2024-10-04 21:30:00 204

原创 强强联手,南开展思辉/北大郭少军,重磅PNAS

此外,从Pt SA-WO3-x和Pt SA-WO3样品中WO3-x和WO3的最外晶格间距、亚晶格间距和第三晶格间距的详细变化中可以看出,NO引起的WO3-x晶格膨胀主要发生在晶格的最外层。作为一种可持续且有前途的去除氮氧化物(NOx)的方法,用H2催化还原NOx是非常理想的,并且能够精确地理解负载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尤其是在微观尺度下载体的动态演化可能在多相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以原子精度识别工作条件下载体的原位结构变化,并揭示其在催化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24-10-04 20:30:00 827

原创 冯新亮院士,Nature Materials

对比传统的氯/氧封端的Nb2C,OBO终止的Nb2C表现出Drude模型描述的能带传输特性,电导率提高了15倍,直流极限下的电荷迁移率提高了10倍。本文研究了MXenes的表面终止对其内在属性的深刻影响,通过助熔剂辅助的共晶熔融刻蚀法合成了具有三原子层硼酸盐聚阴离子终端(OBO终端)的MXenes。图3:OBO-Ti3C2和OBO-Nb2C的横截面HAADF-STEM图像,STEM-EDX硼元素映射和对应的HAADF-STEM图像,以及原子分辨率SIMS深度剖面和SXRD图案的Rietveld精修。

2024-10-04 19:30:00 280

原创 Bi2WO6中引入Ni,形成级联活性单元促进甲苯光氧化

虽然已经有许多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策略,例如构建异质结、掺杂其他元素以及负载贵金属,但对C-H键氧化的表面/界面化学过程的关注较少。FLPs位点是通过Bi•••C和O•••H配位吸附甲苯的C-H键的活性中心,而O2则吸附在不饱和金属W位点上。因此,最优的1.8Ni/BWO光催化剂上甲苯的转化率高达4560 μmol g-1 h-1,是BWO (1020 μmol g-1 h-1)的4.5倍。此外,表面FLPs和不饱和W位点也建立了C-H键氧化的特殊途径,包括C-H键的脱氢、O2的活化和表面O的有效输送。

2024-10-03 23:50:00 259

原创 师从崔屹院士,「国家级青年人才」,新发重磅Nature子刊

首先在基底上热蒸发约100 nm的金属锂,然后在手套箱中在金属锂表面热蒸发约50 nm的KF层,蚀刻前,如图2c-e所示,在顶层(KF层)表面的F 1s和K 2p区域明显收集到经典的K-F信号,而在样品表面没有检测到明显的锂信号。其中,锂金属是最有吸引力的负极,由此构成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储能器件之一。对于Li 1s区域,如图2e所示,当蚀刻深度到达锂金属层(50 nm)时,锂金属信号开始出现,当到达锂金属层内部(100 nm)时,锂金属峰占据了更高的比例。

2024-10-03 22:50:00 685

原创 ​阿贡AFM:表面涂层提高富镍阴极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

具体来说,这项工作采用Al(H2PO4)3溶液处理原始阴极材料,将不需要的化合物转化为Li3PO4和AlPO4,这两种物质都被认为是用于高压阴极的正表面涂层材料。其原因是,由Li3PO4和AlPO4组成的涂层起到了保护层的作用,它阻止了碳酸盐溶剂与暴露的过渡金属原子以及残留的Li2CO3之间的化学作用。此外,保护层减少了电解液与脱锂阴极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释放出较少的二氧化碳和质子或含质子的酸性物质,从而减少了富镍阴极表面从层状结构到岩盐结构的有害相变。

2024-10-03 21:50:00 331

原创 上交孙浩AEM:巧用硝酸锂使含水电解液“起死回生”

值得注意的是,LiNO3的引入可以耐受潮湿的电解液制备原料,并能在储存5天后使潮湿的电解液恢复活力,这为克服当前电池行业中的水危害提供了一种新的范例。具有双重功能的NO3-阴离子不仅能与水分子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六氟磷酸根阴离子的水解,而且还能形成坚固的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从而提高锂金属沉积和剥离过程的电化学可逆性。特别是,由于要求电解液中的水含量极低(低于 20 ppm),因此必须使用不含水的原材料和超干燥条件,这导致材料成本、能耗和生产复杂性大大增加。

2024-10-03 21:15:00 112

原创 天大ACS Nano: 尿素产率达7.29 umol cm-2 h-1

优化的Cu@Zn在-1.02 VRHE时的尿素收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可以达到7.29 umol cm-2 h-1和9.28%,明显高于Zn(0.77umol cm-2 h-1, 1.00%)和Cu (0 umol cm-2 h-1, 0.00%)。目前,尿素的制造主要是在恶劣条件下通过氨和CO2制造,消耗了全球约80%的氨产量和约2%的能源。理论计算证明,从Zn到Cu的电子传输促进了关键中间体(*CO和*NH2)的形成,降低了*CO和*NH2的耦合能垒,提高了尿素电合成的催化性能。

2024-10-03 17:10:13 243

原创 华科「国家杰青」、「长江学者」黄云辉教授团队,最新AM

更重要的是,多孔隔板的加入不仅减少了外部散射,还为聚合物的热传导提供了相对规则的通道,因此PPIL的热传导率是PIL的6倍。如图5a和5b,使用 PPIL 电解质组装的电池在0.1、0.2、0.5、1和2 C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68、165、160、155和145 mAh g-1,并且在电流回到 0.2 C 后显示出较高的容量保持率。此外,坚固柔韧的分离基体保持了超薄SSE的结构完整性,不仅防止了内部短路和枝晶穿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外部散射,提供了相对规则的通道(图 1c)。

2024-10-02 23:30:00 912

原创 她,北大博士,哈佛博后,联合刘忠范院士,最新Nature子刊

研究团队开发了石墨烯玻璃纤维织物(GGFF),通过在玻璃纤维织物上进行CVD生长石墨烯,并使用二氯甲烷作为碳前驱体加速石墨烯生长。通过Cl-CH2共吸附增强活性碳物种的吸附,并促进石墨烯边缘的H脱离,实现了生长速率的大幅提升,比常规甲烷前驱体提高约3个数量级,碳利用率提高了约960倍。使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二氯甲烷作为CVD生长的碳前驱体,不仅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石墨烯,还大幅提高了生长速率和碳利用率。然而,石墨烯在非催化基底上的生长面临着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生长速率有限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

2024-10-02 22:30:00 360

原创 「最美教师」「洪堡学者」新发Angew:AI+DFT计算+实验验证

通过人工智能(AI)数据挖掘中的子群发现(SGD)方法,从双金属Ni基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数据集中提取出d带中心、Ni的eg态缺失电子数、取代过渡金属原子的电离能和eg态电子数,这些特征被揭示为优异OER催化剂的关键因素。图4:Ni-MOF、Ni3Fe1-MOF、Ni3Co1-MOF、Ni3Zn1-MOF和RuO2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以及不同Ni/Fe掺杂比例的MOF样品的LSV曲线和过电位。在金属有机骨架(MOF)催化剂的合理设计中,开发易于访问和解释的描述符是关键但具有挑战性的。

2024-10-02 21:30:00 522

原创 中科院化学所朱晓张/刘峰,最新Nature Energy

这种不对称结构有效减少了非辐射能量损失和电荷复合,同时苯基取代的烷基侧链改善了分子间相互作用,提高了薄膜的纳米形貌,实现了高效的激子解离和减少的电荷复合。本研究通过引入具有不对称结构和苯基取代烷基侧链的非富勒烯受体Z8,实现了与L8-BO形成的合金受体,显著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至20.2%。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光子和载流子损失的整体分布,并分析了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的潜在改进空间,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合理指导。图1:材料和器件性能。图2:电荷动力学分析。

2024-10-02 20:30:00 143

原创 突破世界级难题「长江」/「万人」,最新Science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第四届Yoshida Prize(吉田奖,2019),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因为其具备绿色、安全和低能耗的特性,合成电化学新技术将有望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用于解决当前基于化石能源驱动的现行生产力产生的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风险和高能耗问题。此外,通过在不同波形应用下观察催化剂的动态变化,为反应机理提供了见解。

2024-10-02 19:30:00 167

原创 接触式电催化立大功,实现低浓度CO2有效转换

此外,在接触充电阶段,负载在PVDF纤维上的Cu-PCN催化剂积累了更多的电子,当CO2吸附在Cu-PCN@PVDF/季铵化CNF界面上时,在两个摩擦层之间的高电势下,电子从Cu-PCN向CO2转移,驱动接触电催化CO2RR过程。然而,在常温和常压下,由于缺乏CO2锚定位点和适当的电子转移机制,机械能无法有效地活化化学惰性的CO2。同时,得益于季铵化CNF强大的CO2吸附能力,即使在低CO2浓度的环境(如空气)下,TANG也可以催化CO2还原,CO产率为33 μmol g-1 h-1。

2024-10-01 23:00:00 247

原创 郑大张佳楠,Nat. Commun.

尽管在开发先进的Pt基催化剂以提高Pt的利用率和ORR的质量活性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一些动力学缓慢问题无法规避,因此实现高活性和长寿命的PEMFC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性。更重要的是,PtFe@FeSAs-N-C还显示出非凡的耐久性,经过30000次循环后仍保留97%的高质量活性,在0.8 A cm-2电流密度处的电压损失仅为6 mV,并且在0.6 V下连续运行220小时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电流下降。因此,在不影响催化剂活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降低催化剂中Pt的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4-10-01 21:30:00 329

原创 厦门大学董全峰/郑明森,最新Nature子刊

最终,在1mA cm−2的Na‖Cu电池中,经过调节的电解液在循环600次中的库仑效率达到 97.5%,在Na‖Na电池中的寿命更长(2500h)。与局部高浓度电解液不同,1,2-二氟苯可以与Na+弱配位,从而将溶剂化结构转化为Na+阴离子结合结构,并通过与盐分解结合来加强正负极界面的形成。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阳离子弱配位干预策略,用于调节 Na+ 的溶剂化鞘,并在钠金属电池中构建稳健的正负极界面结构。然而,电解液/溶剂化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原则,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仍然是模糊的。

2024-10-01 20:00:00 259

原创 哈工大,Nature +1

重要的是,碲掺杂的单晶Mg3Bi2显示出约55微瓦/厘米/开尔文平方的功率因数,在室温下沿ab平面的优点系数约为0.65,优于现有的延展性热电材料。不幸的是,室温热电材料是有限的,更不用说对塑性变形的额外要求了。在这里,研究者发现Mg3Bi2单晶在室温下是塑性的,并且它们也显示出有希望的热电性能,优于最先进的韧性半导体。实验结果表明,变形的Mg3Bi2中存在滑移带和位错,表明位错的滑移是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在变形的Mg3Bi2中发现了滑移带和高密度的边缘位错,证实了位错的滑动是塑性变形的潜在机制。

2024-10-01 19:15:00 1624

原创 ​山大/清华Nat. Commun.: 三价稀土氧化物固有表面氧空位

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了具有本征表面Ov结构的RE2O3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具有本征表面Ov的RE2O3促进了催化剂在Lewis碱性反应物分子上的吸附和活化,改善了催化性能;研究人员采用胶体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Ru/RE2O3(Ru/Sm2O3、Ru/Y2O3和Ru/Gd2O3),并且Ru/Sm2O3催化剂在400 °C下催化NH3分解的TOF为3.2 s−1, NH3转化率在400 h内仅下降4%(GHSV=36000mL g-1 h-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了体心立方结构(

2024-10-01 14:52:29 426

原创 东南大学JACS,单原子催化剂的活性来源

同时,与HER的Ea(从-0.4 V的1.44/1.12 eV到-0.9 V的0.93/0.83 eV)相比,CO2RR的Ea发生了明显降低(从-0.44 V的1.46/1.18 eV到−0.9 V的0.47/0.55 eV),导致不同电势下CO(FECO)和H2(FEH2)的FE变化。此外,NiN4位点也可以通过另一种类型的杂化产生,即d2sp3杂化,其中Ni-3dz2和4pz轨道进一步参与杂化,形成八面体配位结构(图1d),并且四个N–Ni键的形成留下了两个部分填充的d2sp3轨道(图1d,e)。

2024-09-30 22:30:00 464

原创 重磅,英特尔公司,第一单位发Nature

图中量子点位置由虚线圆圈表示。这些数据表明,在晶片上取得了高一致性的器件性能,并且随着匹配的门对之间的VT差异的分析,可以评估器件用于电压共享应用的潜力。这些改进归因于固定电荷的减少,由于高κ堆栈本身的改进(堆栈A和B之间),以及后续处理的热预算的降低,以及额外筛选门层提供的更一致的约束。此外,高单比特Clifford保真度的实现突出了在严格工业兼容的制造环境下仍能保持量子比特高性能的重要性,同时,平均相干时间的测量结果显示了28Si材质在抑制核自旋影响方面的潜力,指向了改善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关键方向。

2024-09-30 21:30:00 892

原创 杨维结/李昊Angew:首个固态储氢动力学预测模型

描述符的其实构建采用晶体轨道哈密顿量(Hamiltonian)布局的积分绝对值(-ICOHP)作为键强描述的基本变量,并考虑了参与反应的Mg-H键的平均键强、最大键强以及外侧和内侧键强作为可能的组成部分。根据原子距离越远碰撞概率越低,断键后的成键时间越晚,导致的过渡态能量的升高。该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典型的固态氢储存材料——镁氢化物(MgH2)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其晶体轨道哈密顿(Hamiltonian)布居法和氢原子位移,开发的描述符模型,揭示了脱氢反应动力学的关键化学过程,为理解材料性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4-09-30 20:00:00 545

原创 王东海Nature Energy:最小化配位稀释剂提升锂金属电池寿命

因此,形成了一个双层SEI,具有富含Li2O的内层和富含LiF的外层,从而提高了锂金属阳极的稳定性和可逆性。与常用的线性氟化醚如BTFE和TTE不同,新开发的氟化醚稀释剂HFTHP显示出与锂离子的最小化配位,从而实现了锂离子与DFOB−相对于BF4−阴离子的独特配位动态,并促进了双层SEI的形成,该SEI具有富含Li2O的内层和富含LiF的外层。通过特定的环状结构设计,减少了与锂离子的配位,从而精细调控了双重阴离子在锂离子周围的距离,导致形成具有区分性的双层SEI,内层富含Li2O,外层富含LiF。

2024-09-30 18:45:00 450

原创 JACS:溶剂介导的可逆三元石墨插层化合物用于极端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

总之,该项工作通过 b-GIC 与 THF 之间可控的化学反应,t-GIC 在 1 M LiPF6-THF 电解液中原位合成,从而实现了 Li+-THF 与石墨的可逆、快速共锂化。即使在零下 40 ℃,石墨负极也能实现出色的倍率性能,即 0.1 C 时 100 mAh g-1、0.33 C 时 90 mAh g-1、0.5 C 时 80 mAh g-1 和 1 C 时 60 mAh g-1。因此,该工作为 GIC 的合成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设计用于快速充电和低温下的石墨插层负极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4-09-30 17:00:00 365

原创 Nature子刊:超小、高缺陷四价MOF纳米晶

图5:评估了HD-US-UiO-66-X在肽键水解和形成中的催化性能,包括肽水解反应的示意图、HD-US-UiO-66-NH2和MI-US-UiO-66-NH2纳米MOFs对甘氨酰甘氨酸(GG)水解反应的速率、HD-US-UiO-66-NH2和HD-200UiO-66-NH2水解反应的选择性、HD-US-UiO-66-NH2在5个反应周期中的可回收性以及HD-US-UiO-66和HD-US-UiO-66-NH2从甘氨酸(G)、甘氨酰甘氨酸(GG)和丙氨酰甘氨酸(AG)开始的酰胺键形成产率。

2024-09-29 21:15:00 578

原创 张浩/李峰Nature子刊:亚毫秒级超快合成介孔-微孔石墨碳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自下而上合成高度介孔-微孔石墨碳(MGC)的锂热方法,通过聚四氟乙烯粉末和熔融锂金属之间的自蔓延高温反应,以毫秒级速度合成了具有高度石墨化和连续开放孔结构的介-微孔碳(MGC)。图3:MGC在EMIMBF4电解液中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包括循环伏安(CV)曲线、恒流充放电(GCD)曲线、比电容随电流密度变化的曲线、Nyquist图、相位角与频率的关系以及循环稳定性测试。多孔碳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离子传输能力,理想的多孔碳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电子电导率,但是传统的制备方法要么产率低,要么碳质量差。

2024-09-29 20:20:00 459

原创 他,回国即C9教授,发表第12篇JACS

在300 mV过电位下,NDCO催化析出O2的周转频率(TOF)为2634 h-1,而CoO为215 h-1,CoN为881 h-1。在实际的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槽(AEMWE)中,NDCO催化剂在阳极处提供的电流密度为1000 mA cm-2,电压为1.78 V,电效率为47.8 kW-hours/kg氢气。在10 mA cm-2时,NDCO需要240 mV的过电位,而CoN的过电位为329 mV,CoO的过电位为412 mV,IrO2的过电位为352 mV。

2024-09-29 16:20:00 833

原创 上交史志文团队,Nature之后,时隔1个月再发Nature子刊

所有塌陷的CNTs均展现出约0.7纳米的均匀高度,这大致相当于双层石墨烯的厚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的CNT直径为1.8纳米,hBN封装后其高度从1.8纳米降至0.7纳米,表明CNT发生了结构塌陷。本研究展示了通过vdW封装产生局部数GPa高压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以高达约77%的比例诱导CNTs的结构塌陷。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产生局部高压以进行基础研究,而且还为纳米电子应用提供了一种塌陷的CNT半导体。在hBN封装的CNT中,约77%的CNT发生了塌陷,这表明了相当高的塌陷比例。

2024-09-29 14:25:00 407

原创 他,师承中科院外籍院士、马普所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发表最新JACS

分子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揭示了金属跃迁机制的作用,通过增加金属-配体结合的概率,最大化了金属原子的分布。通过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位点密度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江苏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师从Klaus Muellen教授,专注于金属单原子、团簇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原子结构-性能间构效关系,以及催化剂在电催化,有机催化等应用的研究。单原子催化剂(SACs)为先进技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但在制备高密度单原子位点时,单个原子容易聚集成团簇,主要归因于原子在热解过程中扩散和稳定的微妙平衡。

2024-09-29 09:58:54 369

原创 南工大Nature子刊:三重处理,提高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热电性能

此外,弯曲测试证实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出色的柔韧性,并且一个六足柔性装置在40 K温差下最大功率密度2996 μW cm−2,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不同处理条件下SWCNT薄膜的归一化电阻R/R0随弯曲时间的变化,以及六足柔性热电装置(F-TED)的开路电压Voc、输出电压V和输出功率P。这一方法为SWCNT薄膜在可穿戴热电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为设计高性能碳基热电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图1:通过简单的三重处理工艺制备具有高热电性能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薄膜的示意图。

2024-09-28 22:45:00 253

原创 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催化研究的未来利剑

图5:展示了催化中先进的AI框架,包括从文献中提取合成程序和催化属性的语言模型(a),主动学习用于探索特定催化剂的化学空间(b),使用GANs和VAEs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假想合金和配体的虚拟生成(c),以及深度强化学习用于优化催化表面或反应网络(d)。文章展望了一个未来,其中数字工具无缝集成到催化研究中,加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新知识的创造,促进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助力解决催化研究中的一些重大挑战。图7:展示了数据驱动催化的生命周期,包括描述性、预测性、因果性和规范性分析在实验催化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2024-09-28 21:25:00 1230

原创 【MS发顶刊】Nature Materials: 电池液态电解质的微结构特性研究

溶剂与稀释剂的混溶性以及盐的同时溶解性导致了具有模糊界面的类胶束结构,并在盐-溶剂簇的中心增加了盐的浓度,从而扩展了盐的溶解度。特别地,对于LHCE系统(LiFSI–1.2DME–2TFEO和LiFSI–1.2DME–8TFEO),需要更长的平衡运行时间(16.0 ns),而HCE(LiFSI–1.4DME和LiFSI–1.2DME)和LCE(LiFSI–9DME)只需要4.0 ns的平衡运行。图2 LiFSI盐、DME溶剂和TFEO稀释剂的三元相图,以及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HCE和LCE的结构。

2024-09-28 19:45:00 583

原创 原子尺度观测FeSe/SrTiO3

在生长在SrTiO3上的单晶胞FeSe中,超导转变温度显著提高,与电子-声子耦合相关的界面局域声子模式可能在界面诱导增强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FeSe/SrTiO3界面处存在几个高度局域化(~1.3 nm)的声子模式,其中一个声子模式(~83 meV)与FeSe中的电子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原子级分辨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技术,对FeSe/SrTiO3界面的原子结构和声子模式进行了直接表征。图1:展示了FeSe/SrTiO3界面的原子结构。

2024-09-28 18:35:00 254

原创 原子埃米级靶向定位合成催化剂助力CO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突破

近年来,由于单原子催化剂中活性位点(“类均相催化剂”)的高度均一性和可调性,相比纳米粒子催化剂,对产物选择性控制具有显著优势,由此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采用这种光诱导靶向邻近沉积策略,在ln2O3上精确合成双原子Ir1Pd1位点用于CO2加氢制甲醇,双原子位点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显著提高了CO2转化率(10.5%)和甲醇选择性(97%),实现了破纪录的甲醇时空产率(187.1 gMeOH·gmetal-1·h-1),且活性位点与ln2O3载体之间存在合金效应,导致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2024-09-28 14:16:40 89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