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同心球层:地壳,地幔,地核(蛋壳,蛋清,蛋黄)
- 地壳:主要是岩石
- 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 35 公里,
- 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 65 公里以上;
- 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仅约 5~10 公里;
- 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17 公里,
- 这与地球平均半径 6371 公里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
- 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的震源都在地壳层;
1. 地震
- 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岩石振动,人们称之为地震波;
- 人们只能在地震发生之后(当然不会是很久以后)探测,而不能在地震发生之前精确预测。
人类能够做到的是在地震造成严重破坏之前,及时发出几秒到几十秒的紧急预警。人类能做到预警,就是抓住了地震波的弱点。
地下的地震波有以下两种传播方式:
- 类似于弹簧,地下岩石颗粒的垂直振动,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相同,为纵波(5-7km/s),造成的是不太剧烈的上下晃动,
- 类似于摇摆绳子,振动方向(左右)传播方向(上下)相垂直,为横波(3-4km/s),它造成的是比较剧烈的前后左右的晃动;
- 地震发生后,破坏力比较弱的纵波传播快,会率先到达地面,给地震预警系统提前报信;这样横波到达之前,横波与纵波叠加形成更强的波之前;
- 通信信号的传播速度: 3×108m/s
2. 洪荒之力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早期状态,一切都在混囤蒙昧之中,那时候的地壳很薄,地震频发,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多次大洪水。经过几轮造山运动后,地球上的大气环流逐步建立,地壳也趋于稳定。可见,洪荒之力,确实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