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在生命科学的广阔天地中,基因组如同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储存着生物体所有的遗传指令。然而,基因组中的大部分区域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而是作为非编码区存在。这些非编码区虽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却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像是隐藏在基因组深处的“开关”,调控着基因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被激活或关闭。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得以更深入地研究这些非编码区。其中,一种名为ATAC-seq(Assay for 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using sequencing)的技术,因其能够高效地检测染色质的可及性,从而揭示基因调控的奥秘,而备受关注。利用ATAC-seq获取染色质可及性的高分辨率图谱,不仅可以展示哪些区域的染色质是开放的,哪些区域是封闭的,还能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模式。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意识到,要全面解析基因组的调控机制,仅依靠小规模的样本研究是不够的。因此,大队列ATAC-seq应运而生。这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ATAC-seq测序,旨在构建更为全面和精细的基因调控网络,从而为我们理解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反应差异等提供新的视角。
一、ATAC-seq技术简介
ATAC-seq,即转座酶可及染色质测序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染色质可及性的高通量测序方法。该技术通过利用转座酶Tn5容易结合在开放染色质的特性,将转座DNA设计为接头,随机插入染色质的开放区域,然后对Tn5酶捕获到的DNA序列进行测序,从而获取染色质可及性的高分辨率图谱。
技术优势
ATAC-seq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
· 高灵敏度:ATAC-seq技术能够检测到低丰度的转座酶插入事件,从而实现对染色质可及性的高灵敏度检测。
· 高分辨率:通过测序得到的DNA片段长度通常较短,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定位到染色质的可及位点。
· 高通量:ATAC-seq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大量样本,实现大规模的基因组学研究。
· 适用性广:ATAC-seq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包括原代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等。
应用领域
ATAC-seq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基因组学研究:ATAC-seq技术可用于绘制基因组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 表观遗传学研究:ATAC-seq技术可用于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修饰对染色质可及性的影响。
· 转录调控研究:ATAC-seq技术可用于鉴定转录因子(TF)的结合位点,揭示基因转录调控的机制。
· 疾病研究:ATAC-seq技术可用于比较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染色质可及性差异,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调控变化。
二、大队列ATAC-seq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大队列ATAC-seq研究逐渐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下面给大家罗列一些研究案例:
1. 癌症中的大队列ATAC-seq研究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基因和非编码区域的调控变化。为了全面解析人类癌症的基因组调控景观,Corces等人①利用大队列ATAC-seq,对来自包括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23种癌症类型的4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