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在Vivado创建一个RAM的IP核并使用ILA工具验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ivado环境中创建一个RAM IP核,并利用ILA(In-System Logic Analyzer)工具进行验证。从RAM的基本概念、分类到实验设计,再到工程创建、IP核配置、代码编写、ILA设置以及最终的比特流生成和芯片验证,步步为营,手把手教你完成整个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RAM实验背景知识

RAM的定义

RAM的英文全称是Random Access Memory,即随机存取存储器,它可以随时把数据写入任一指定地址的存储单元,也可以随时从任一指定地址中读出数据,其读写速度是由时钟频率决定的。RAM主要用来存放程序及程序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运算结果等。

RAM的分类

单端口:只有一个端口,读写数据不能同时进行,共用数据通道。

伪双端口:拥有两个数据通道,一个用来写一个用来读。

真双端口:拥有两个数据通道,一个用来写一个用来读。

本次实验使用A7系列,是真双端口

实验设计

  1. 当我们想驱动一个RAM的IP核时,我们需要提供六个信号:clk(时钟)、rst(复位信号)、wea(读写切换)、data(数据线)、addr(地址线)、en(ram的使能)
  2. 在本次代码中,我们使用RAM这个IP核时,需要一个读写模块,里面有一个读写计数器(最大值64,0-31读数据,32-63写数据,在31时改变读写切换的值),数据计数器(0-31作为写入数据),地址计数器(0-31)用这三个计数器来对应上面六个输入。

二、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不会新建工程的可以看一下我之前的博客,这里只展示一些简略的新建工程过程。将工程命名为ip_ra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建工程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创建RAM IP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击点开上图3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这个页面是Vivado自动生成的,不用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一页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到下面的图片,说明IP核已经创建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编写代码

创建ip_ram.v(设计文件)、ram_rw.v(读写模块,为什么创建这个可以看上面的实验设计)、ram_xdc.xdc(时序约束文件)

从.veo文件中可以把IP核的实例粘贴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_ram.v代码如下所示(这里我放的是添加完ILA的完整代码)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ip_ram(
    input sys_clk,
    input sys_rst_n
    
    );
    
    wire         ram_en        ;
    wire         ram_wea       ;
    wire [4 : 0] ram_addr      ;
    wir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普通的晓学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