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四)

概述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完全由闭环特征方程的根(闭环极点)决定。而系统瞬态响应的基本性能则取决于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的分布。
1948年,伊文思(W.R.Evans)提出了一种求解特征方程根变化规律的简单方法 -----根轨迹法 。

根轨迹的概念

(1)解析法绘制根轨迹
计算出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当参数K从零变为无穷大时闭环特征跟在复平面上描绘出若干曲线(根轨迹)。
(2)根轨迹方程
潘学军
闭环特征方程:
1+G(s)H(s) = 0 或 G(s)H(s) = -1
通常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H(s)等于系统各环节传递函数
之积,即
潘学军
幅值方程:潘学军
K ∗ 为 根 轨 迹 增 益 K^*为根轨迹增益 K
相角方程:
潘学军

根轨迹的绘制

基本规则和步骤

特征方程、确定根轨迹的方向、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如果开环零点数目m小于开环极点数目n,则有n-m条根轨迹终止于无穷远处。

根轨迹的分支数

每个闭环特征根的变化轨迹都是整个根轨迹的一个分支,因此根轨迹的分支数与闭环特征方程的根的数目相同。(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特征方程的阶次,也即开环零点数m和开环极点数n中的较大者。)

根轨迹的连续性和对称性

根轨迹是连续的,且以实轴为对称的曲线。

实轴上根轨迹的分布

实轴上属于根轨迹的部分,其右边开环零、极点的个数之和为奇数。

根轨迹的渐近线

如果系统的有限开环零点数m少于其开环极点数n,则当根迹增益K*→∞时,趋向无穷远处根轨迹的渐近线共有n-m条。
这些渐近线与实轴上的交点坐标为:
潘学军
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潘学军

根轨迹的分离、会合点

根轨迹分离点或会合点的坐标,可通过求解方程得到潘学军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方法一:用 s = j ω s=j\omega s=jω代入特征方程求解
潘学军
方法二:根据系统临界稳定的条件,利用劳斯判据法求解: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坐标及临界根迹增益,可以通过用 s = j ω s=j\omega s=jω代入系统闭环特征方程求取,也可用劳斯判据列表的方法确定。

根轨迹的入射角和出射角

出射角:
潘学军
入射角:
潘学军

闭环极点之和(非重点)

当满足 ( n − m ) ≥ 2 (n-m)\ge{2} (nm)2时,闭环极点之和等于开环极点之和。

闭环极点之积(非重点)

若满足 ( n − m ) ≥ 2 (n-m)\ge{2} (nm)2,且有开环零点位于原点时,闭环极点之积等于开环极点之积。

广义根轨迹的绘制

以非开环根迹增益为可变参数的根归机轨迹,或非负反馈系统的根轨迹统称为广义根轨迹。

参变量根轨迹的绘制

规则:与常规根轨迹绘制方法完全相同。
关键点:将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进行等效变换,求出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潘学军

正反馈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潘学军
在正反馈系统根轨迹的绘制规则中,凡是与幅角条件有关的规则都要作相应的修改。

  1. 实轴上根轨迹的确定:右边开环零、极点的个数为偶数。
  2. 根轨迹的渐近线:在实轴上交点坐标和夹角为
    潘学军
  3. 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潘学军
    潘学军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潘学军

s平面上的三种规律

潘学军

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可改变根轨迹的形状,也可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

增加开环零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使根轨迹向s左半平面弯曲或移动,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增加开环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渐近线的重心将沿实轴向右移动。且-p0数值愈大,向右移动的距离也愈大。
因此,渐近线将带动根轨迹向右半s平面弯曲或移动,从而可能引起系统性能恶化。

闭环零点、极点对系统瞬态性能的影响

(1)闭环极点的分布决定了瞬态响应的类型;
(2)闭环零点、极点的分布决定了瞬态响应曲线的形状及指标;
(3)远离虚轴的极点(或零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4)闭环主导极点。反馈系统的零点、极点都影响系统的瞬态响应,但影响大小是有差别的;
(5)偶极子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6)闭环零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7)闭环极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 7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刘文定是自动控制原理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所著的《自动控制原理》这本书是该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也是各大高校自动控制专业的必读教材。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这本书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论部分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建模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二,线性连续系统部分介绍了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表征方法,以及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校正方法。第三,非线性系统部分介绍了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和分析方法。第,离散系统部分介绍了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以及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分析。第五,多变量控制部分介绍了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最后,还包括了一些附录,如LaPlace变换表和控制器设计的MATLAB/Simulink工具箱。 刘文定教授在这本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的实例和习题,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这本书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适合作为自动控制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对于从事自动控制工程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这本书也可以作为参考书,深入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此外,刘文定教授还提供了这本书的PDF版本,方便读者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学习和查阅。 总之,刘文定的《自动控制原理》这本书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经典教材,内容涵盖广泛且深入浅出,对于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应用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回答2: 《自动控制原理刘文定PDF》是一本关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中的基础知识,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这本教材由刘文定教授编写,通过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系统讲解,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域分析等重要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至关重要。教材的讲解方式由浅入深,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 刘文定教授是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领域的专家,他在这本教材中把复杂的控制理论和方法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图示,对初学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本教材适用于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适用于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际工作中的参考教材。 总之,《自动控制原理刘文定PDF》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教材,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读者可以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 ### 回答3: 《自动控制原理刘文定pdf》是一本讲述自动控制原理的电子书,由刘文定所编写。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稳态和动态特性进行调节,以实现预期的控制效果。 这本电子书通过详细的介绍和解析,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书中包括了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传递函数与频域分析、时域分析与稳态误差、根轨迹与稳定性分析、频域方法、状态空间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电子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学习传递函数与频域分析的技巧,理解时域分析与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根轨迹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学会使用频域和状态空间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这本电子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适合自动控制原理的初学者和进阶学习者使用。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该学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掌握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技术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自动控制原理刘文定pdf》是一本很好的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资料,对于对该学科感兴趣的人士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