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JACS:提高100倍 原子分散Ru的析氧机制增强酸性反应动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精确控制Ru在Co3O4表面的位置,显著提升了酸性析氧反应的活性。DFT计算揭示了空间定位对反应机制的影响,Ru原子的新局域化电子态促进电荷参与,优化了OER过程。PDAM策略增强了稳定性与本征活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3337f024378db3a0c07e564c4166cd56.jpeg

53e2c444bd14805d0fa7cccc98459d99.jpeg

设计稳定的低能垒单原子电催化剂(SACs)是酸性析氧反应(OER)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原子催化剂高度依赖于动力学缓慢的酸碱机理,限制了中间体的反应路径。

基于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生杰教授等人报道了操纵Ru单原子在Co3O4表面的空间定位,通过精确控制锚位点来改善酸性氧的析出。测试结果表明,在1.50 V下,原子对空间位置的精细控制使得质量活性增加了100倍,由36.96 A gRu(ads)-1增加到4012.11 A gRu(ads)-1。
0ee2e5b5da0c53c500c36578d3f3c95d.jpeg


通过DFT计算,作者研究了空间效应引起的机理转变,并选择了能量有利的表面来模拟OER过程。Ru原子被固定在六配位Co八面体的中心,取代了Co,并被表示为晶格限制的Ru单原子。
同时,模拟表面吸附的Ru原子与相邻Co-O多面体的3个O键结合。对比锚定的Ru-O配位,吸附的Ru单原子具有更低的价态,配位的O明显减少。在这两种单原子结构中,Ru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了新的局域化的Ru 4d-O 2p杂化电子态,使得整体有更多的电荷直接参与表面反应,并有助于反应活性。 47d06e2501cc1b5f87c345efcc3f8a53.jpeg
Ru(anc)-Co3O4的Co-O杂化距离费米能级相对较远,晶格氧很难通过电化学氧化释放出来,O-O耦合机制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Ru(ads)-Co3O4的Ru-O-Co键具有整体的高共价,直接O-O耦合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
结果表明,在脱质子过程中,晶格定义的Ru原子构象与邻近Co位点具有优化的几何形状。更重要的是,PDAM不仅打破了反应中间体吸附能和活性相互依赖的限制,而且在OER过程中保持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稳定性和本征活性。 abfa8f06676d7a177666665147b16942.jpeg Switching the Oxygen Evolution Mechanism on Atomically Dispersed Ru for Enhanced Acidic Reaction Kinetics. J. Am. Chem. Soc.,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777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