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
文章平均质量分 71
朱老师讲VASP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郑大化工学院院长,联手清华「长江学者」,最新Angew
研究表明,使用这种电解液,Zn/Zn电池的循环寿命达到了惊人的4340次,而Zn/锰酸锂电池则实现了超过1.9 V的高放电平台,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通过二甲基亚砜和水之间的强阳离子-水配位和氢键作用,设计的电解液在低浓度下实现了比传统浓电解液更宽的电化学窗口(4 V)。为了应对水系锌基电池中低放电平台(< 1.5 V)的挑战,人们研究了高浓度盐,因为它们具有宽电化学窗口(~3 V)。在此,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通过调节溶剂极性来调节混合电解液中阳离子溶剂化鞘,降低Zn/Zn2+氧化电位和水活度的方法。原创 2024-10-22 19:00:00 · 179 阅读 · 0 评论 -
重磅,崔屹院士,今日Science
电场梯度在DEP力的影响下促进了i-LixSi的移动,这种力可以是正的或负的,具体取决于i-LixSi的锂化程度,从而有可能重新连接到电极中的其他活性粒子。与半电池类似,在第20次循环的去锂化结束时,在硅侧施加了4V的脉冲5秒钟(LFP与硅之间的电池电压=-4V)(图5A)。然而,在硅电极中,恢复失去的活性材料仍然是一个重要但未被探索的话题。全电池中后期循环的恢复不如半电池中明显,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持续的SEI形成,这逐渐耗尽了全电池中有限的活性锂,导致不足以激活重新连接的孤立LixSi的活性锂。原创 2024-10-18 22:30:00 · 538 阅读 · 0 评论 -
海水制氢,谢和平院士,再登Nature子刊
在这项研究中,引入了氧化还原介导的策略来抑制ClOR,并建立了包含单独的析氧反应器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DSDE)系统。铁氰化物/亚铁氰化物([Fe(CN)6]3-/4-)充当电池和反应器之间的电子介体,从而实现更动态有利的半反应,取代传统的析氧反应(OER)。通过在低电压下运行(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约为1.37 V,在100 mA cm-2时约为1.57 V),甚至在Cl−饱和的海水电解液中保持稳定性,该系统有潜力进行无氯排放的解耦式海水电解。原创 2024-10-17 21:30:00 · 313 阅读 · 0 评论 -
能源大牛Adam Z. Weber又双叒叕发Nature系列顶级综述
文章描述了BPMs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并将其与电化学工程中的热力学、传输现象和化学动力学联系起来,这些相互作用产生了结构-性质-性能关系,为设计具有高选择性、耐久性和电压效率的BPMs提供了标准。本论文深入探讨了双极膜(BPMs)在电化学过程中的多尺度物理特性,阐述了BPMs的设计原理,以推动高级BPMs的发展。本论文的亮点在于对BPMs在电化学过程中的多尺度物理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设计高选择性、耐久性和电压效率BPMs的原则。图3:BPMs的极化曲线和在不同物理现象下的工作区域。原创 2024-10-07 22:30:00 · 255 阅读 · 0 评论 -
Nature Energy重磅预测:电池成本将下降75%
研究发现,电池系统成本可能在2035年前下降64%至75%,降至每千瓦时150欧元以下,而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可能会有更高的降幅,但在21世纪40年代初之前不太可能降至每千瓦时100欧元以下。研究还指出,尽管电池电动卡车(BETs)和燃料电池卡车(FCETs)在未来ZET车队中的角色存在竞争,但BETs在短期内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并且可能需要较少的政策支持。研究亮点在于对ZET组件成本的快速下降进行了系统地预测,特别是电池和燃料电池成本的显著降低。图1:重型ZET电池系统成本的预测。原创 2024-09-26 11:57:32 · 308 阅读 · 0 评论 -
邵宗平EES新突破:揭示钙钛矿电解质质子导电性与电极紧密关联
通过对比氧离子导电的铈掺杂钐酸盐(SDC)和质子导电的BaZr0.1Ce0.7Y0.2O3−δ (BZCY) 与四种不同知名电极材料的导电性,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在对称电池配置中的测试,以及H2O程序升温解吸质谱实验(H2O-TPD-MS)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实验的辅助证据,研究揭示了质子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极的水合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称电池和单体电池测试,首次证实了质子导电的钙钛矿BZCY电解质的质子导电性实际上受到电极性能的影响,并与空气电极的水合作用能力直接相关。原创 2024-09-22 15:20:00 · 477 阅读 · 0 评论 -
南开大学仇友爱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该策略不仅具有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有点,而且具有高化学和区域选择性,能够合成一系列D取代的化合物,如吡啶、喹诺酮、N-配体和生物相关化合物。机理实验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N-丁基-2-苯基吡啶碘化物在电化学还原C-H氘代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研究实现了吡啶衍生物的直接和高效的C4选择性氘代,通过电化学还原驱动的C-H官能化,在室温下使用D2O即可实现,且无需任何金属、酸和碱的参与。研究还发现,N-丁基-2-苯基吡啶碘化物是电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为吡啶衍生物的氘代提供了一种通用且高效的方法。原创 2024-09-22 09:28:11 · 185 阅读 · 0 评论 -
浙江大学突破,Nature子刊:全固态电池,迈向工业级实用化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Li-Al-Cl分级结构,该结构通过应变激活的相分离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负极/硫化物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LACSS的构建不仅增强了SEI的机械强度和Li+的传输动力学,还通过形成惰性骨架降低了Li成核电位,从而实现了更稳定的电池循环性能。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i-Al-Cl分级结构(LACSS),通过应变激活的分离行为,实现了热力学上不利的Li/Li9Al4和Li/LiCl界面的稳定化,以提高负极/硫化物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图4:裸锂和LACSS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原创 2024-09-21 23:17:12 · 350 阅读 · 0 评论 -
不到半个月,发表两篇Nature大子刊,一口气合成43种纳米线
在O2饱和的0.1 M KOH条件下,对Pd100H42 NWs/C和二元Pd-M-Hx NWs/C的ORR活性进行了评估(图5a)。在PEMFC中,Pt74Ni17Co9 NWs/C在0.9 V下的初始MA为0.8 A mgPt-1,分别是商用Pt3Co/C(0.48 A mgPt-1)和Pt/C (0.2 A mgPt-1)的1.7倍和4倍(图7c)。在预测的态密度中,与Pd-M1-M2相比,Pd-M1-M2中间隙H的存在将导致强s-d相互作用,进而改变Pd的电子结构(图6g)。原创 2024-09-19 20:10:00 · 876 阅读 · 0 评论 -
金属所JACS:低温锂金属电池溶剂化电解质的设计
该种策略有助于锂金属负极在低温下实现快速稳定的界面传输,使用所提出的电解液对高负载 LFP||50 μm 锂电池进行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室温、-20 和 -40 ℃ 下循环 150 次以上,电池具有高度可逆的循环性能。所设计的阴离子聚集电解质具有独特的对温度不敏感的溶剂化结构,可使锂金属负极在室温和-20 ℃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平均库仑效率。实用的1 Ah级LFP||Li软包电池在室温下充电和在-20 ℃ 和 -40 ℃ 下放电时,容量分别为室温下的 81% 和 61%。原创 2024-09-17 21:50:00 · 355 阅读 · 0 评论 -
东南大学王金兰/凌崇益团队,最新ACS Catalysis
研究发现,在高CO压力下,CO气体可以通过表面*OaqH氧化,为含氧化合物的生产开辟了新路径。研究还发现,通过增加CO压力和表面*OH覆盖率(通过提高电解质pH、构建缺配位位点和金属掺杂以增加表面亲氧性)来降低*CO氧化和*CO-*COOH偶联的能量障碍,是提高对含氧化合物选择性的高效策略。图4:*R-COOH(R=CO, COH, C, CH, CH2)中直接去氢氧基化和氢化诱导去氢氧基化的能量障碍,以及*CCOaqOgasH到*CCOaq的自由能剖面图和Ogas的Bader电荷随反应坐标的变化。原创 2024-09-14 21:55:00 · 395 阅读 · 0 评论 -
北理Angew:锂离子电池多孔电极电化学阻抗谱的新解释
此外,作者观察到中频阻抗弧的电容行为与 EDL 电容的温度依赖性截然不同,这归因于在中频范围内与 EDL 电容串联的赝电容行为。因此,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定性观点,有助于即将开展研究的人员理解多孔电极阻抗的基本概念、识别 DRT 峰值行为的特征以及区分赝电容行为。在生成 SEI 之后,孔隙内的离子传输和 SEI 内的离子传输共同作用,促成了HF阻抗弧的演变。结合不同的电池配置、温度依赖性实验和弛豫时间分布分析,作者发现多孔电极通道中的离子传输和赝电容行为分别主导了高频和中频阻抗弧。原创 2024-09-11 22:40:00 · 463 阅读 · 0 评论 -
厦大JACS:有机液流电池电解液最新评估方法
作者希望使用较小的数据集来训练精确的MLP,所以在工作流程设计中使用了杂化泛函以获得更好的氧化还原电位预测精度。同时,该工作流程综合了先前研究中被忽视的溶剂化环境,为真实环境中有机分子的RFB进行高通量筛选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为扩大工作电压,人们应用计算化学来寻找具有较低或较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有机分子(氧化还原电位和酸度常数决定了质子和电子的热力学驱动力,可用于筛选和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对于后续研究,作者所设计的工作流程还可以与具有长程静电相互作用的MLP进一步结合,进一步提高自由能计算的精度。原创 2024-09-11 17:24:44 · 317 阅读 · 0 评论 -
复旦ACS Energy Letters:高压全固态钠电池:硼氢化物电解质
此外,混合阴离子Na4B36H34-7Na2B12H12 SE表现出高离子电导率(1.02 × 10–3 S cm–1)、宽ESW(5.5 V)、高Na+迁移数(0.97)、低电子电导率、低密度(1.1709 g cm–3))、良好的压缩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不可燃性和溶解性。而固态电解质因其固有的高安全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对金属钠负极稳定的特征,因此在追求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储能系统的过程中,固态钠金属电池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总之,该工作成功合成了Na4B36H34的硼氢化物SE。原创 2024-09-10 18:55:00 · 633 阅读 · 0 评论 -
巩金龙团队Nature子刊:太阳能海水分解新突破
通过在不锈钢和TiO2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高效的氧气进化反应和对海水中腐蚀性离子的阻隔。DFT计算结果表明,Ni1−x−yFexCry(OH)2相比于Ni(OH)2在OER过程中显示出更低的反应能垒,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优异的起始电位和ABPE一致。图5:展示了HJ-Si/TiO2/SS-83光电极在碱性自然海水中的光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光电极在含有氯离子的碱性电解液中稳定性达到167小时,并且在碱性自然海水中表现出超过50小时的稳定性能,光子转换效率为2.62%。通讯作者:巩金龙、王拓。原创 2024-09-05 21:50:00 · 331 阅读 · 0 评论 -
Angew:可逆二氧化碳/草酸锂调节实现先进的锂-二氧化碳电池
此外,在缺乏CO2的环境中,TEM RM的Li-CO2电池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达到3.13 V和2.81 V,同时保持50 Ah g−1的容量。结果显示,所设计的Li-CO2电池的输出电位高达2.97 V,高于Li2CO3 2.80 V的平衡电位,并且具有97.1%的超高效率。通过协同CO2、可溶性氧化还原介质(2,2,6,6-四甲基哌啶氧,作为TEM RM)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极,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 "三位一体 "Li-CO2电池系统,实现了CO2到Li2C2O4的选择性转化。原创 2024-09-04 18:50:00 · 568 阅读 · 0 评论 -
突破世界级难题,「长江」/「万人」,最新Science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第四届Yoshida Prize(吉田奖,2019),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因为其具备绿色、安全和低能耗的特性,合成电化学新技术将有望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用于解决当前基于化石能源驱动的现行生产力产生的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风险和高能耗问题。此外,通过在不同波形应用下观察催化剂的动态变化,为反应机理提供了见解。原创 2024-08-28 11:15:25 · 343 阅读 · 0 评论 -
中科大吴宇恩团队,最新ACS Nano
本研究旨在优化电化学CO2转化为多碳(C2+)产物的CO中间体(*CO)的覆盖率以提高C2+产物的选择性。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具有原子分散镍(Ni)为核心和铜(Cu)纳米粒子为外壳的双层空心球形纳米反应器,显著提升了C2+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该构型中,内层活性Ni位点产生的CO在腔体内积累后溢出到外层邻近的Cu位点,增强了CO在腔体内的二聚化。综上所述,该工作开发了一种内层为Ni单原子、外层为Cu纳米颗粒的分级双空心球形纳米反应器,以增强CO2RR中C2+的选择性。图4:原位拉曼光谱和CO浓度模拟。原创 2024-08-20 15:10:00 · 288 阅读 · 0 评论 -
氯桥键增强的双核铜复合物用于电催化锂硫反应
此外,该研究还展示了在实际应用条件下,如高硫负载和软包电池中的优异电化学性能,证明了该电催化剂在实际能源存储系统中的巨大潜力。通过独特的催化剂设计,实现了高硫含量下的高面积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为实现高效、稳定的锂硫电池提供了新策略。然而,锂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缓慢的硫还原反应以及锂枝晶的生长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商业应用。在60 wt.%的硫含量、7.7 mg cm−2的质量和4.8 μL mg−1的电解液剂量下,实现了7.8 mA h cm−2的优异面积容量。图6:展示了电催化剂对锂阳极的影响。原创 2024-08-10 13:49:58 · 409 阅读 · 0 评论 -
南大Angew:高可逆钠离子电池的不溶性SEI
因此,该工作成功地展示了一种高负载HC||NaMn0.33Fe0.33Ni0.33O2全电池,其采用1M NaPF6-碳酸丙烯酯(PC)的商业电解液,在0.33C下进行9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0%,平均CE为99.95%。据作者所知,这种99.95%的平均CE是实际钠离子全电池报告的最高记录之一,表明SEI溶解受到抑制,从而导致高钠离子可逆性,延长循环寿命。基于这些发现,作者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可行且有效的策略,即预形成富含无机物的不溶性SEI,以抑制SEI的溶解。原创 2024-08-07 15:30:00 · 498 阅读 · 0 评论 -
冯小峰: 构建Cu/Co(OH)2串联催化剂,实现NO3−完全转化为NH3
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在Cu载体上沉积Co(OH)2纳米片,制备了具有最佳配比和结构的Cu/Co(OH)2串联催化剂,以促进和平衡NO3−-NO2−和NO2−-NH3两个步骤的活性。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与Cu、Co(OH)2和Cu-Co合金等相对应的催化剂相比,Cu/Co(OH)2串联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NO3RR活性和选择性,其在−0.1 VRHE下实现了NO3−到NH3的完全单程转化,并且对于具有不同硝酸盐浓度(1-50 mM)和不同流速的电解质保持近100%的转化率。原创 2024-08-07 10:29:35 · 430 阅读 · 0 评论 -
投稿到接收仅29天,物构所「国家杰青」温珍海团队,最新Angew
成果介绍利用可再生电力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为实现碳中和和提供替代能源储存解决方案提供了巨大的希望。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着能耗高、选择性差、稳定性有限等重大挑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温珍海、陈青松等人提出了一种将阴极的酸性CO2还原反应(CO2RR)与阳极的碱性甲醇氧化反应(MOR)耦合在一起的酸碱混合电解槽。这种双电合成电解槽是通过开发铋纳米片作为阴极催化剂和氧化物修饰的Cu2Se纳米花作为阳极催化剂来实现的,能够高效利用电子来生产甲酸盐,其库仑效率超过180%,CO2RR和MOR转化的选择原创 2024-08-06 18:30:00 · 658 阅读 · 0 评论 -
海南大学高艳安/巫继锋&厦门大学白华,最新Nature子刊
它以43.2mg cm−2 的超高质量负载实现了高面积电容(500mA·cm−2 时为 15.2F·cm−2)和出色的倍率性能(从20到500mA·cm−2 的保留率约为 92.7%)。此项研究中的聚苯胺水凝胶突出了设计多孔纳米结构以提高电极材料性能的潜力,并激发了其它具有超高负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的超快赝电容电极的开发。电极通常具有相互约束的性质,因而在电极中同时实现高质量负载和出色的倍率性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尤其是对于高功率密度应用的赝电容器而言。原创 2024-08-06 17:30:00 · 298 阅读 · 0 评论 -
比电池循环寿命更长、性能更出色的形式,这篇Science,别开生面
此外,图1C和图1D展示了三种商业活性碳布的孔径分布情况和电容值,结果表明,尽管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有所不同,但这些材料的电容值却非常相似。这些发现提示,碳材料的局部结构无序性不仅影响了电容的大小,还影响了其电荷存储机制,从而为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使用活性碳电极形成的EDLCs是最常见且最便宜的类型,这些电极由无序的、类似石墨烯的薄片构成,形成了具有不同孔径分布的多孔网络。然而,过去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碳孔径减小,电容并没有如预期般增加,这引起了人们对电容提高机制的深入探讨。原创 2024-08-04 15:22:46 · 541 阅读 · 0 评论 -
厦门大学董全峰/郑明森,最新Nature子刊
最终,在1mA cm−2的Na‖Cu电池中,经过调节的电解液在循环600次中的库仑效率达到 97.5%,在Na‖Na电池中的寿命更长(2500h)。与局部高浓度电解液不同,1,2-二氟苯可以与Na+弱配位,从而将溶剂化结构转化为Na+阴离子结合结构,并通过与盐分解结合来加强正负极界面的形成。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阳离子弱配位干预策略,用于调节 Na+ 的溶剂化鞘,并在钠金属电池中构建稳健的正负极界面结构。然而,电解液/溶剂化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原则,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仍然是模糊的。原创 2024-07-31 15:21:55 · 315 阅读 · 0 评论 -
南大钟苗团队,最新JACS
在80小时的DMF生产周期内,在100mA cm–2的工业相关电流密度下,实现了约50%的法拉第效率和438 μmol cm-2 h-1的生产速率。具体来说,WO2 选择性促进二甲胺 (DMA) 电氧化,产生强表面结合的 (CH3)2N*,而附近的NiOOH则促进甲醇电氧化,产生较弱结合的*CHO。关键的C-和N-中间体在结合能上的差异加速了WO2-NiOOH界面上的C-N偶联。然而,电极表面复杂的电化学反应给控制选择性和活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生产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等复杂物质时。原创 2024-07-30 11:53:00 · 321 阅读 · 0 评论 -
南大周豪慎/钟苗,最新JACS
在80小时的DMF生产周期内,在100mA cm–2的工业相关电流密度下,实现了约50%的法拉第效率和438 μmol cm-2 h-1的生产速率。具体来说,WO2 选择性促进二甲胺 (DMA) 电氧化,产生强表面结合的 (CH3)2N*,而附近的NiOOH则促进甲醇电氧化,产生较弱结合的*CHO。关键的C-和N-中间体在结合能上的差异加速了WO2-NiOOH界面上的C-N偶联。然而,电极表面复杂的电化学反应给控制选择性和活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生产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等复杂物质时。原创 2024-07-28 20:40:00 · 334 阅读 · 0 评论 -
北大「长江」夏定国,最新Nature Sustainability
氧-电子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完全衰减态下,有序的Ni-Te结构中出现了氧费米能级附近的局域O 2p态,防止了晶格氧失去电子的明显趋势。先进的表征和理论计算表明,碲的引入有助于设计微观结构的颗粒形态,以更好地适应晶格应变,并实现层内Te-Ni-Ni-Te有序的上层结构,从而有效地调节配体的能级结构并抑制晶格氧损失。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有序排列的Te阳离子比随机分布的模型表现出更低的总能量,表明Te-Ni-Ni-Te上层结构的形成在热力学上更有利。原创 2024-07-28 18:40:00 · 321 阅读 · 0 评论 -
仅三位作者,二维材料Nature系列顶级综述
使用此工具,二维材料的层间相互作用、面内键合构型、费米能级、电子能带结构和自旋轨道耦合等属性可以得到有效的调控,从而引起二维材料的光子、电子、光电子、热电、磁性、催化和能量存储相关的性质变化。康奈尔大学的 Judy J. Cha 领导的团队在 ACS Nano 上撰文报道了在 1T′-MoTe2 中电化学 Li+ 插入过程中出现的新兴相变,从而发现了两个之前未报道过的电子相——轻度锂化相 I 和重度锂化相 II(ACS Nano 18, 17349–17358 (2024))。下面对该文章进行简短解读。原创 2024-07-26 20:10:00 · 317 阅读 · 0 评论 -
华理ACS Catal.: 电解质调控界面氢键环境,促进酸性CO2电解
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对于含SPS电解质的CO2RR系统,以Ag作为工作电极,在250 mA cm-2电流密度下CO2转化为CO的选择性为97.8%,高于K2SO4作为电解质的系统(在250 mA cm-2下为78.0%)。这减缓了质子转移,降低了界面处的质子浓度,创造了一个较低的质子通量界面。总的来说,该项工作为在酸性介质中通过操纵界面H键环境实现高效CO2转化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且该项研究的结果建立了电解质性质、界面H键环境和电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为未来的CO2RR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4-07-22 18:40:00 · 265 阅读 · 0 评论 -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最新Nature Materials
通过运用原位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团队成像了晶体管通道的局部掺杂水平,并展示了打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掺杂前沿的传播和均匀掺杂——而关闭过程仅发生一个阶段。研究归因于关闭时间更快,这是工程因素以及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结合,包括通道几何形状、掺杂和去掺杂动力学的差异以及载流子密度依赖的迁移率现象。研究发现,OECT的打开过程包括两个时间和空间上不同的阶段:掺杂前沿的传播和垂直掺杂。此外,研究表明,离子传输似乎是限制设备动力学的因素,我们从材料和设备的角度提供了工程更快积累模式OECTs的指导。原创 2024-07-21 21:10:00 · 325 阅读 · 0 评论 -
清华大学康飞宇/翟登云,今日最新EES
图2:通过X射线衍射(XRD)图谱对比了老化前后石墨阳极的相变,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展示了石墨阳极在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情况。结果表明SOC60状态下的石墨阳极发生了更严重的结构变化和体积收缩。4. 容量损失与SEI演化关联:研究明确了石墨阳极容量损失与SEI演化之间的直接联系,特别是在部分钠化状态下的异质相变和体积收缩对SEI稳定性的影响。3. SEI化学组成分析:利用XPS和NMR光谱技术,首次详细分析了石墨阳极SEI的有机和无机成分,为理解SEI的形成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信息。原创 2024-07-20 08:30:00 · 416 阅读 · 0 评论 -
突破世界级难题,武汉大学「长江」+「万人」,最新Science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第四届Yoshida Prize(吉田奖,2019),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因为其具备绿色、安全和低能耗的特性,合成电化学新技术将有望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用于解决当前基于化石能源驱动的现行生产力产生的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风险和高能耗问题。此外,通过在不同波形应用下观察催化剂的动态变化,为反应机理提供了见解。原创 2024-07-16 21:30:00 · 132 阅读 · 0 评论 -
她,2024斯隆奖得主,先发Nature Mater.,再发Nature Commun.
基于此,通过选择不同特征的FePO4颗粒,在一个步骤中,作者从高Li源(Li:Na=1:100 )中快速提取(636 mA/g)Li,其纯度为96.6±0.2%,且从低锂源(Li:Na=1:1000)中仪高选择性(2.3×104)提取锂,其纯度为95.8±0.3%。相反,钠化过程中的相变是不同的。利用锂在适当空位水平上的强烈偏好,基于Li之间的相平衡,建立了极稀和低过量锂的预测成分和结构演化,并且通过过渡金属上的电荷重新分布来实现,此的研究为预测性合成和分离应用中的离子交换开辟了新的机会。原创 2024-07-15 15:21:17 · 908 阅读 · 0 评论 -
创纪录的Zn-I2电池,乔世璋院士团队,再发AM
在扫描速率为0.2 mV s-1时,使用两种电解质的Zn-I2电池的循环伏安(CV)曲线,对比裸ZnCl2电解质,使用SP-ZnCl2电解质的Zn-I2电池呈现出较低的氧化电位和较高的还原电位,即较低的过电位,表明SP添加剂改善了反应动力学。当pH环境低于5时,由于Zeta电位正,SP带正电。测试发现,Zn-I2电池具有215 mAh g-1的高容量,99.0%的高库仑效率(CEs),以及在1 C(1 C=0.2 A g-1)下1000次循环的长期稳定性,95%的容量保留率,显示出抑制的穿梭效应。原创 2024-07-09 16:30:00 · 786 阅读 · 0 评论 -
破纪录,创新高,清华杨诚联手港城大支春义,最新JACS
铋(Bi)作为阴离子特异性的负极材料,因其在体积膨胀和结构坍塌方面存在问题,限制了在氯离子存储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揭示Bi纳米球中独特的类外延转换机制,为解决转化型电池化学中的体积膨胀和颗粒粉碎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R3m型Bi负极展现出的高容量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在脱盐电池中的应用潜力,为可持续水系电池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机会。本研究揭示了单晶Bi纳米球(R3m群)中独特的类外延转换机制,这种机制通过Cl−嵌入在夹层空间实现,显著抑制了颗粒粉碎和容量衰减。图2:单晶R3m型Bi纳米球的分阶段结构和反应分布。原创 2024-07-06 18:19:56 · 312 阅读 · 0 评论 -
电化学CO2还原,最新Nature Catalysis
本论文介绍了一套基于商业硬件的全面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色谱法捕捉超过20种气体和液体产品的实时数据,时间分辨率小于5分钟,并跟踪气体流量、监控电解槽温度和流量压力,记录电解槽电阻和电极表面积。本工作为eCO2R催化剂、电极和电解槽的高通量、全面分析铺平了道路,为电催化社区的数据标准化提供了蓝图,可能加速基础理解和技术实施的未来。本研究开发的电化学CO2还原分析系统,通过结合在线气体和液体产品分析及测量气体流量、压力、温度、电解槽电阻和电极表面积,提供了一种全面评估eCO2R性能的方法。原创 2024-07-03 19:45:00 · 344 阅读 · 0 评论 -
重庆大学潘哲飞/陈蓉和香港理工安亮,最新AFM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重庆大学潘哲飞教授、陈蓉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安亮教授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梯度有序膜电极(MEA),其由双梯度(孔径梯度和润湿性梯度)扩散层以及纳米针状催化层组成。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梯度有序膜电极,其在甲酸-过氧化氢燃料电池中实现了的175 mW cm−2峰值功率密度和19小时的恒流放电放电时间,分别是传统MEA的4倍和30倍。这种巨大提升主要归因于双梯度扩散层和纳米针状催化层的优势结合,两者共同增强了MEA的气体产物移除能力。图1 双梯度(孔径梯度和润湿性梯度)扩散层的设计和形貌表征。原创 2024-07-02 11:07:56 · 254 阅读 · 0 评论 -
中科院大化所「国家杰青」彭章泉团队,最新JACS
研究发现,主要的CO2RR通过CO2转化为CO的路径(即2Li+ + 2CO2 + 2e− → CO + Li2CO3)在较低的过电位(约2.1 V vs Li/Li+)下开始,而CO2转化为Li2C2O4的路径(即2Li+ + 2CO2 + 2e− → Li2C2O4)则在较高的过电位(约1.7 V vs Li/Li+)下开始。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非质子锂-二氧化碳(Li-CO2)电池中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路径,这一路径对电池的可逆性和过电位具有显著影响。图2: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分析。原创 2024-06-23 16:30:00 · 822 阅读 · 0 评论 -
郑海梅,重磅Nature
综上所述,该项工作开发了一种先进的高分辨率电化学液体电池,可以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原位观察铜催化的CO2电还原反应中的电气化固液界面的原子动态。他们发现了波动的液态非晶相界面,它经历了可逆的晶体-非晶结构转变,并沿电气化的铜表面流动,从而通过界面层介导晶体铜表面重构和质量损失。离原位流动电池实验表明,在CO2ER测试后,铜催化剂表现出有阶梯的表面,这与在H电池中观察到的相似,暗示了催化剂表面的类似重构。在晶体铜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铜原子可以从原子台阶上移除,但由此产生的空位会迅速被填充,确保光滑的界面。原创 2024-06-23 14:30:00 · 59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