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绿色方案,但需要有效的电催化剂来实现高效电解水和氢的制取。目前,贵金属铂是优异的HER催化剂,但其受制于资源的有限且成本高昂,因此需要寻找非贵金属的催化剂。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是一类有前景的电催化剂候选材料,包括MXenes、MOFs,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等。单层WSi2N4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合成,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但其电催化性能尚未被深入研究。通过空位调控策略可以改变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而氮空位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缺陷。基于此,苏州大学的Jinho Choi等人运用第一性原理深入探讨了氮空位对单层WSi2N4的氢吸附和析氢反应的影响。
模型与计算方法
本研究通过VASP软件包进行计算,使用投影缀加平面波(PAW)、在广义梯度近似中采用了Perdew-Burke-Ernzerhof(PBE)泛函来描述结构弛豫和能量最小化。 计算过程中使用DFT-D3进行色散校正,截断能设置为500 eV,使用2×2×1的k点网格,结构优化过程中,允许所有原子完全弛豫,直到施加在每个原子上的力小于0.02 eV Å-1。 作者初步建立了4×4×1的原始WSi2N4结构、含有表面氮空位缺陷的4×4×1结构,优化了单层WSi2N4结构,计算得出的晶格常数为a =5.0 Å和b =2.9 Å,层厚7.0 Å,接着研究了原始WSi2N4表面的氢吸附过程,H可能吸附位点如图1所示。比较三种吸附构型吸附能发现,硅顶点(含有空位缺陷的WSi2N4的N-Si桥位)有着优异的吸附能。
结果与讨论
针对空位的浓度,由于N原子位于单层WSi2N4表面,氮空位可能为HER带来更多的活性位点。为了创建具有不同氮空位浓度的WSi2N4层,作者从具有不同超胞尺寸的二维WSi2N4中移除了一个表面N原子,包括1×1、2×2、3×3、4×4 和5×5超胞,分别对应的表面氮空位浓度分别为50%、12.5%、5.6%、3.1%和2.0%。 通过图2形成能的变化趋势发现,浓度较高的单层WSi2N4具有较高的能量,表明其热力学稳定性低于缺陷浓度较低的单层WSi2N4。作者还比较了单层WSi2N4表面N空位和Si空位的形成能,在2×2×1WSi2N4单层中,一个N空位的形成能为10.49 eV,而一个Si空位的形成能为14.28 eV,所以氮空位是更易于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