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青」领衔,大连化物所,再发Nature子刊

研究背景 

丙烯(C3H6)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基础原料,因广泛应用于聚丙烯生产等领域而备受关注。与传统的蒸汽裂解方法相比,分子筛膜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的分离性能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然而,丙烯与丙烷(C3H8)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相似,使得丙烯/丙烷的分离成为最耗能的工业过程之一。此外,现有的分子筛膜材料,如沸石和碳分子筛膜,分离能力有限,且易受丙烯“孔道中毒”问题影响。传统金属有机框架(MOF)膜材料因晶粒间结合弱、晶格柔性高以及抗磨损性能差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潜力,从而带来了制备高选择性、高耐久性且易于规模化MOF膜的重大挑战。 

成果简介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杨维慎教授以及彭媛副研究员等人携手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with scale-like structure for efficient propylene/propane separation”的最新论文。该团队受自然界耐磨结构的启发,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切向-法向交织结构(TN-ZIF-67)的ZIF-67膜。通过将TN-α-氢氧化钴纳米片部分转化为ZIF-67晶粒,该团队成功消除了晶间缺陷,并限制了晶格柔性。 

同时,膜表面的凸起结构显著增强了抗磨损能力。利用这一创新设计,TN-ZIF-67膜在丙烯/丙烷混合物分离中表现出分离因子高达221的优异性能,且在储存1.5年或经反复打磨后,分离性能保持不变。此外,该膜可进一步扩展至直径4 mm的管状基底上,展现了良好的规模化制备潜力。

5689123257bab0408919578cdf8fefc9.jpeg

研究亮点

1. 实验首次开发了具有切向-法向交织结构的ZIF-67膜(TN-ZIF-67):借鉴生物界耐磨结构的启发,实验设计了一种新型TN-ZIF-67膜。该膜具备显著的晶间缺陷消除能力、部分ZIF-67晶格柔性限制,以及膜表面抗磨损性能的提升。通过这一创新设计,实现了一步获取聚合级丙烯的新方法。 

2. 实验通过优化膜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优异的分离性能和机械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TN-ZIF-67膜在丙烯/丙烷混合物分离中的分离因子高达221,处于目前ZIF-67膜和MOF膜系列的领先水平。此外,膜在储存1.5年后仍保持分离性能稳定,并且在经历多次打磨后依然不受影响,充分验证了其机械耐久性和抗磨性。 

3. 实验成功将膜结构扩展至工业可行的规模化应用:TN-ZIF-67膜成功扩展到直径为4 mm的管状基底上,为未来工业化分离过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图文解读

30b367c76759684ec01c6ebe0b630112.jpeg

图1 | TN-ZIF-67膜示意图。

c256863694c820a924b721f550fdb0c9.jpeg

图2 | TN-ZIF-67膜的表征。

08b46c9724aa67893838a2cbed747794.jpeg

图3 | NS-ZIF-67和ZIF-67-CP的表征。

5899941a63beca96055ef8559affd730.jpeg

图4 | TN-ZIF-67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bccf388f56a01c98818e72259c5af622.jpeg

图5 | TN-ZIF-67膜的抗磨性能。

c100e838ae0c016cfe0b03268fa2e6c9.jpeg

图6 | TN-ZIF-67管状膜的表征及气体分离性能。

结论展望

受生物界耐磨表面凹坑结构的启发,本研究通过中断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转化策略,提出了一种具有独特切向和法向交织结构(TN-ZIF-67)的ZIF-67膜。在这种膜结构中,切向的ZIF-67前驱体复合构型显现出理想的晶间缺陷消除效果和显著的ZIF-67晶格柔性限制效果。结合这两个优点,获得的膜在丙烯/丙烷(C3H6/C3H8)分离中表现出高达220以上的混合分离因子(SF),且即使在存储1.5年后仍能保持性能不变。同时,法向方向的构型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膜的耐磨性能。凭借这一特性,该膜在用砂纸打磨三次后仍能很好地保持C3H6/C3H8的分离性能。 

此外,该前驱体介导的转化策略易于扩展,成功在直径为4毫米的管状基底上构建了高质量的TN-ZIF-67膜,并实现了良好的C3H6/C3H8分离性能。研究展示了两种类型的膜,即平板膜(具体为圆盘膜)和管状膜(具体为毛细管膜)。平板膜的填充密度(100 ~ 300 m²/m³)低于毛细管膜(~1000 m²/m³)。C3H6通过圆盘膜和毛细管膜的渗透性分别约为26.4 GPU和53 GPU,这意味着使用平板膜时需要增加6到20倍的膜面积,从而提高了膜的成本压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圆盘膜的C3H6/C3H8分离因子远超毛细管膜。理论上,平板膜的使用可以实现一步法获得聚合物级丙烯,从而显著简化分离过程步骤。两种膜各具独特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全球仅实现了管状膜(通常基底外径12毫米,内径8毫米)及其膜组件的商业化。我们预计,由于技术的成熟性,毛细管膜在未来工业规模化中更容易实现,这有助于提供明确的行业标准参考并降低开发成本。 

文献信息

Shu, L., Peng, Y., Zhu, C. et 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with scale-like structure for efficient propylene/propane separation. Nat Commun 15, 10437 (202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