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氧化钛表面非晶化,改造Ir单原子配位环境促进析氯反应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调控Ti电极上Ir单原子的配位环境,实现了非晶态氧化钛上的高效氯析反应(CER)。Ir1O4阳极表现出低过电位、高活性和优异稳定性,为可持续氯气生产提供了新策略。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6402495289076b62b2f4f0ccaf384965.jpeg

氯气(Cl2)是工业中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家用漂白剂和水处理。它的生产高度依赖于在强酸性条件下(pH=2)通过饱和NaCl电解的阳极析氯反应(CER)过程,而CER的强氧化和酸性环境限制了对尺寸稳定阳极(DSA)的选择(DSA通常是通过在Ti基底上覆盖活性贵金属Ru/Ir氧化物来制造)。当前的DSA具有较高的Ru或Ir含量和较高的CER过电位(>90 mV),大大增加了产Cl2的工业生产成本。因此,减少贵金属使用的同时提高Ti基阳极的CER性能对于实现可持续Cl2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f0474161f4657dd8bf8289a2c5619774.jpeg

1992a38c8e904e37294e368a71fa4fd8.jpeg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礼知么艳彩占光明等证明氧化钛表面非晶化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以调节固定在Ti电极上Ir单原子的配位环境,从而获得高效和稳定的CER。XAF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非晶态氧化钛层上形成四配位不饱和Ir1O4构型和晶态氧化钛层上形成六配位饱和Ir1O6构型。

其中,Ir1O4电极只需要71.8 mV的过电位就可以达到10 mA cm−2,质量活性为95 mA mgIr−1,远远优于Ir1O6 (181.4 mV和9.35 mA mgIr−1)、DSA (95.8 mV和0.20 mA mgIr+Ru−1)以及大多数报道的基于Ru和Ru/Ir的CER电催化剂。此外,Ir1O4阳极的Cl2选择性达到90.0%,以及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200 h),远远超过Ir1O6阳极(2 h)。

  bbd0691f095ad1e9ffdc6c45d4ca4264.jpeg


81f311fa3e2cc4f7c7f136dd9c131b2c.jpeg

原位拉曼光谱学和理论计算表明,Ir1O4和Ir1O6催化活性的巨大差异来源于Cl−离子吸附位点的变化,即析Cl2活性中心从Ir1O6上的顶部配位O转变为Ir1O4上的配位不饱和Ir,这种活性位点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Cl物种的吸附能。更重要的是,氧化钛的无定形结构和缓慢的水解离阻止了氧物种进入钛基体内部,抑制了Ti钝化,使氧化铱阳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综上,该项工作强调了表面氧化物结晶度对钛基阳极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为通过表面氧化钛非晶化制备高活性单原子CER阳极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Engineer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Ir single atoms with surface titanium oxide amorphization for superior chlorine evolution rea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4. DOI: 10.1021/jacs.3c1383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