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解读】​Angew:低配位Cu-C2单原子电催化剂助力CO2RR高效制甲烷

175 篇文章 4 订阅
142 篇文章 1 订阅

fb19b0bcfea1ec58a91f20868ef0bd9f.jpeg

制备Cu单原子(SAs)催化剂被认为是增强电化学CO2RR制甲烷性能的最有效策略之一,然而在活性、选择性以及复杂的制备过程上具有挑战性。基于此,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张和鹏教授,张秋禹教授和郭莹副教授等人借助1,3,5-三乙炔苯中炔烃的间位结构以及Cu与-C≡C-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种简单而高效的一步法成功合成了含有低配位Cu-C2活性位点的Cu单原子电催化剂(Cu-SAs/HGDY)。

这是首次成功制备具有Cu-C2协同结构的Cu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表现出高CO2转化为CH4的选择性(72.1%),具有高CH4电流密度,达到230.7 mA·cm-2,并且其TOF高达2756 h-1,明显优于目前已报道的催化剂。
72cf0a663a83dbed9e785a66e76c9e0c.jpeg
VASP解读
通过DFT计算CO2RR制甲烷每个反应步骤的ΔG,吸附能和水解离的自由能来研究Cu-SAs/HGDY电化学CO2RR制甲烷的机理。根据原位ATR-FTIR分析结果计算每个反应步骤的自由能变化(ΔG)。其中,决速步(RDS)*OCH3→*O+ CH4表现出最高的ΔG(0.66 eV)。说明中间体*OCH3易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在Cu-C2位点上,H2O吸附的自由能为-0.239 eV,远大于CO2吸附的自由能(-0.639 eV),这说明与析氢反应(HER)相比,Cu-C2位点对H2O的吸附较弱,因此更有可能首选发生电还原CO2; 在无铜炔烃基团位点上,H2O吸附和进一步分解产生H•的自由能值分别为-0.01和-0.18 eV,这意味着此过程倾向于自发发生,无铜炔烃基团上的H2O吸附的自由能值(-0.001 eV)明显低于CO2吸附的(0.222 eV),说明了无铜炔烃基团是电解H2O产生H•的活性位点。Cu-C2活性位点周围的无铜炔烃基团产生了H•活性中间体,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Cu-SAs/HGDY的电催化性能。 1c347fa34b4c6723642f9855344e8420.jpeg 综合实验和计算验证了低配位Cu-C2结构不仅赋予Cu单原子中心更正电荷,还促进了H•的生成,这有助于Cu-SAs/HGDY在电化学CO2RR制甲烷的电催化性能卓越表现。此研究为电化学CO2RR制甲烷提供了一种新的H•传递机制,并为制备双配位Cu单原子催化剂提供了一个制备方案。
Construction of Low-coordination Cu-C2 Single-Atoms Electrocatalyst Facilitate the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Methane.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10.1002/anie.20231412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