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3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Edward H. Sargent院士,又一重磅JACS
表面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Ti增加了金属-氧共价性,是提高稳定性的潜在途径,而Cr降低了HOO*形成速率决定步骤的能垒,与RuO2相比提高了活性,在100 mA cm−2下降低了40 mV的过电位同时保持了稳定性。TEM和原位XAS确认了反应过程中形成了由Ti-氧网络和Cr覆盖层组成的亚稳态结构,抑制了钌的溶解。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学和非原位ptychography-STXM显示了反应过程中亚稳态结构的演变,与RuO2相比,Ru的质量溶解减慢了20倍,晶格氧的参与抑制了>60%。:卡内基梅隆大学,多伦多大学。
2024-06-05 15:42:15
845
原创 氢键网络促进质子转移和电荷分离,高效光合成H2O2
2e−ORR (O2+2H++2e−→H2O2)是一个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PCET)反应,除了有效的电子转移外,质子的快速传导也应该有助于H2O2的有效产生,但这在光催化2e−ORR过程中常常被忽略。性能测试结果显示,COF@H3PO4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射60分钟后,H2O2浓度达到706 μM,分别比g-C3N4(10 μM)和P25(3 μM)高70和235倍。此外,在可见光照射下,COF@H3PO4的太阳能-化学能转换效率高达0.69%,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光催化剂。
2024-06-05 15:04:21
315
原创 「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最新Angew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随着截止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变化,电池的内阻变化最小,表明SE-LFO的分解和产物的交叉不会破坏形成的电极/电解质的稳定性。目前,电池回收在全球范围内已变得至关重要,传统技术可以有效地从正极中提取钴(Co)和镍(Ni)等过渡金属,但由于其丰富且低成本的铁(Fe)含量,通常会忽略被广泛使用的废磷酸铁锂(LiFePO4,LFP)。此外,SE-LFO的分解产物起到了保护层的作用,吸收了2.5 V以下约600 mAh g-1的多余活性锂,防止了正极的过锂化。,博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4-06-04 17:50:00
767
原创 天津大学巩金龙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通过结合原位/非原位表征、动力学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Mo-Ni双位点在MoNi合金中降低O2对Ni位点的毒化作用,并保持了对甲烷部分氧化途径的活化作用,该途径遵循燃烧重整反应(CRR)机制。图1:原子级分辨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HAADF-STEM)图像,展示了Ni、原子级分散的MoNi合金和5Ni1Mo合金的形态特征。本研究不仅为理解合金催化剂中甲烷转化的机制提供了深入见解,而且为轻质烷烃的选择性氧化和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希望的前景,为异质催化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2024-06-04 16:50:00
499
原创 IF=83.5,作者仅两人,成就一篇Nature顶级综述
莫尔材料(moiré materials)是一类通过原子级薄晶体的旋转或晶格错位设计而成的新兴高度可调、强关联的二维(2D)材料,当代量子材料研究的主题在莫尔材料中得到了融合。本综述回顾了局部光谱、热力学和电磁探针技术对莫尔材料研究的贡献,这些技术揭示了莫尔材料中的相关绝缘体、广义Wigner晶体、非常规超导体、莫尔铁电体和拓扑轨道铁磁体等的潜在机制,并发现了一些难以通过空间平均的全局探针检测到的脆弱量子相。本论文通过先进的局部探针技术,为理解莫尔材料中的复杂电子相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6-04 15:30:00
440
原创 中科大闫文盛/谈浩&清华大学王定胜,最新Nature Synthesis
通过一系列原位和非原位表征以及理论计算,揭示了催化剂的双功能性能源于Fe-N3和Co-O3结构单元的强耦合,这种耦合改变了金属原子的d轨道能级,优化了含氧中间体的吸附-脱附过程,并提高了ORR和OER的动力学。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揭示了Fe-Co双原子位点的强协同效应,这种效应通过重新分布金属活性位点的电荷密度,优化了反应中间体的吸附和脱附过程,从而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双功能性能。图1:基于碳基底的原子分散金属催化剂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包括单原子、同源双原子、异质双原子和Janus双原子材料。
2024-06-04 14:50:00
482
原创 4.8V高压全固态锂电,南京大学郭少华团队,最新Angew
该涂层不仅提高了材料的高电压稳定性,还改善了界面的离子传输动力学,显著提升了全固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采用这种涂层的全固态锂电池(ASSBs)在动力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在4.5V下50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在4.8V下20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4%。与传统涂层相比,该氧卤化物涂层展现出高的离子导电性和优异的高电压稳定性,能有效抑制高电压下NCM811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从而减少界面产物的生成。图1:B-NCM和C-NCM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2024-06-04 10:05:44
563
原创 张锦院士/郭少军/余彦,最新JACS
在0.2 A g-1电流密度下,S/Co-GDY正极在180次循环后具有1046 mAh g-1的高放电容量和高达100%的库仑效率(CE),而S/GDY正极在18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仅为673.0 mAh g-1。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Co-GDY正极同时具有5 A g-1的高电流密度,具有496 mAh g-1的优异倍率性能,在0.2 A g-1下循环180次后其高容量仍高达1064 mAh g-1,在1 A g-1下超过500次循环的长寿命,每循环的平均容量下降仅为0.08%。
2024-06-03 22:15:00
792
原创 胡良兵/李腾等,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作者选择24种不同的MMT/CNF/明胶/甘油比例,使用三种不同的明胶来源(冷鱼皮、猪皮和牛皮)和三种不同的MMT尺寸(大、中、小纳米片)制备了6组全天然纳米复合材料。接着,根据纳米复合膜的可拆卸性和平整度,将286个样品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可拆卸且平坦(A级)、可拆卸但弯曲(B级)、可拆卸但断裂(C级)和不可拆卸(D级),共有132个A级、36个B级、46个C级及72个D级。通过对构建模块的策略性选择,结合模型展开的方法,不断扩大预测模型的设计空间,拓宽可实现功能的范围。IR、RR、σu、εf和。
2024-06-03 21:10:00
918
原创 打破校史,“双一流”,第一单位发Nature
该研究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直接以线粒体成像,首次实现了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得到呼吸链超级复合体的最真实最清晰的三维结构,为氧化磷酸化这一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研究展现了呼吸链在线粒体上的排布,观测到生理状态下天然底物运作的微观过程,精确定位了呼吸链蛋白质的侧链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8埃(原子尺度的一种度量单位)的分辨率,意味着可观测到蛋白质中几乎每一个原子的位置。线粒体研究的历史沿革是一段跨越了数个世纪的探索旅程,标志着人类对生命机制深层理解的渴望与进步。
2024-06-03 18:37:20
164
原创 复旦本科学霸,博士毕业前发Nature,女神博士,入职密西根大学
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可穿戴光电子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量子点LED等前沿科技,目前总引用接近8千次。她的工作不仅涉及基础科学的探索,还包括将这些先进材料应用于实际设备中,如灵活的传感器技术。博士毕业后,她去了斯坦福鲍哲南团队做博士后(2018-2020),她在。,专注于胶体量子点(CQD)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研究。,并在2018年获得留学生优秀自费生奖(特别潜力奖)。黄金屋就是下面图片中施密特大富豪给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2024-06-03 16:33:05
287
原创 再破记录,南开陈军院士团队,最新PNAS
如图2C所示,基于PVDF-HFP膜的H型反应器,放置24 h后,左侧G2溶剂中出现了-SO3特征峰,说明右侧NaOTF/G2中的-CF3SO3-阴离子穿过PVDF-HFP膜,向左侧迁移。此外,由于PVDF-HFP与G2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QPE中存在C-O-C的红移现象,这有利于提高QPE的锁液能力,从而抑制电解质的挥发和泄漏风险。因此,在QPE和M-GSS/Na的协同作用下,构建的Na-O2电池在1000 mA g-1和1000 mAh g-1下循环80次后,运行更加稳定,电位差低至0.166 V。
2024-06-02 20:54:08
622
原创 他,师从李亚栋院士,什么“掺杂”,能22天拿下一篇Angew?
BiS-1催化剂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与以往报道的催化剂相比,突出了该催化剂的优异性能,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更重要的是,BiS-1电催化剂在生产甲酸中表现出显著的耐久性,在100-700 mA cm-2的宽电流密度范围内,FE始终保持在90%以上,有效地将H2和CO的形成进行抑制。在恒定CO2流量(200 sccm)下,当电流从250 mA增加到3000 mA时,BiS-1电催化剂对甲酸产物的选择性和总电流都增加了,平均FE为91%,BiS-1表现出超高的催化性能(图4e)。
2024-06-02 20:46:23
709
原创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杰青」团队,唯一单位新发Nature子刊
此外,在渗透驱动条件下,该膜对0.5 M NaCl的拒绝率高达99.7 %,水通量为47.0 L m−2 h−1,性能明显优于当前已报道的其他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层状膜。这一研究成果表明,静电诱导的离子限域分离策略在提高脱盐膜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为未来高性能膜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项研究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通过电荷相互作用调控离子分离的策略,通过构建阳离子限域的ArGO-PSSNa纳米层状膜,成功实现了对纳米通道内阴阳离子的有效分离,从而显著提高了膜的盐拒绝性能。
2024-06-02 20:39:37
785
原创 全球首篇“4D打印”论文,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最新Science子刊
与先前报道的CAN-SMPs相比,MRC-SMP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1)在编程和重新配置温度下具有高延展性(断裂应变分别为1640%和1471%),这使得SMP在大变形下可以多次重新编程和重新配置;(3)低粘度(0.2 Pa·s)和高光反应性(每100微米凝胶化时间为4.5秒),这使得MRC-SMP与DLP 3D打印兼容,能够制造复杂的3D形状记忆结构,这些结构在大变形下可以重新配置为多种形状。这种材料具有高变形性,在编程和重新配置温度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同时具有高Tg和高室温模量。
2024-06-02 20:32:45
618
原创 四川大学「国家级青年人才」团队,唯一通讯单位新发Nature子刊
SMF具有约489.68 kN m kg−1的超高强度,是铝泡沫和聚氨酯泡沫的5倍和56倍,同时具有281.23 kN m kg−1的比模量,能够承受汽车重复载荷。此外,由于高密度界面超分子键合,生命周期结束的SMF可以通过简单的水处理重新加工成增值产品,如纤维和薄膜,为塑料环境风险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种材料的设计理念为未来轻质多孔结构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为塑料环境风险的可持续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然而,由于金属泡沫的苛刻加工和聚合物泡沫固有的低强度,两者都难以满足结构泡沫可扩展发展的需求。
2024-06-02 12:57:35
566
原创 天津大学余英哲,最新ACS Catalysis
本文通过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动力学蒙特卡洛(kMC)模拟,深入研究了Cu/ZnO催化剂上二甲基马来酸(DMM)氢化反应的活性位点和反应网络。图3:在T = 493 K, p = 5 MPa, 和 nH2/nDMM = 200: 1条件下,通过DMM形成DMSu的每个基本步骤的转化频率(TOF)和表面中间体的覆盖率随时间的变化。图5:ZnO/Cu(111)表面的总态密度(TDOS)和局部态密度(PDOS),以及DMSu吸附后与表面原子相互作用的PDOS。第一作者:Changdong Li。
2024-06-01 16:39:55
38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