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用AI模仿杰伦写出爆款歌曲,版权卖出5位数遭音乐人举报
原创 智渊览界 智渊览界 2025年04月16日 14:21 广东
有深度 有广度
编辑:Yuki | ID:YukiYuki1108
在成都天府三街的写字楼里,28岁的程序员杨平正调试着AI音乐生成系统。这位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因使用DeepSeek-R1模型创作歌曲《七天爱人》引发关注。该作品在网易云音乐播放量突破200万次,评论超4600条,版权收入达五位数。
技术跨界:从代码到音符
杨平的职业经历具有多元性:曾任职网络安全工程师、IT项目经理,运营过财经自媒体。2024年深度求索公司推出DeepSeek大模型后,他意识到:"这不仅是对话工具,更是创作生态重构的契机。"
2025年2月,经过37次提示词迭代,杨平输入核心指令:"模仿周杰伦早期情歌风格,构建七日情感叙事,要求副歌具备记忆点"。结合MakeBestMusic智能编曲系统,他耗时3小时完成《七天爱人》词曲创作,效率远超传统创作模式。
作品解析:数据与情感的交织
歌曲中"星期一咖啡店拿铁晕开你的侧脸"等歌词引发热议。面对"AI创作缺乏灵魂"的质疑,杨平展示创作后台数据:200次参数调整记录、78版歌词修改批注,以及精确到每日的情感曲线设置。
"AI能够将模糊灵感具象化。"他指着标记"周三·妥协"的代码解释:"这里调整韵脚密度参数,使苦涩感更贴近真实恋爱体验。"
版权争议:技术创新的法律边界
作品走红后,杨平收到五封音乐协会质询函。对此,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欧阳文芊律师表示:
"我国法律尚未明确AI作品版权归属。但杨平在故事框架、音乐风格等方面投入智力劳动,应视为人机共同创作。技术革新本身不构成不正当竞争,需区分技术应用与恶意商业行为。"
杨平通过提交提示词文档、分轨文件及商用授权证书完成平台审核。他开发的AI写歌教程在B站获327万播放量,网友留言显示:"终于实现音乐创作梦。"
城市基因:成都的创新包容性
"大运会宣传曲《在四川·绽放梦想》就是AI作品。"行者AI公司COO陈洪宇透露,该曲融合四川清音与电子元素,全网播放量超9000万次。在他看来:"AI是新型乐器,核心仍是人类创意。我们正用算法模拟川剧帮腔技巧。"
这种创新环境吸引着杨平。"成都允许试错。"他坦言,办公桌上既有《神经网络与艺术创作》专业书,也有《四川民歌集》二手资料,体现着技术与传统融合的创作理念。
行业启示:人机协同的未来路径
面对"AI是否取代音乐人"的疑问,杨平展示最新实验:通过脑电波设备捕捉创作神经信号,转化为音乐动机。"真正的协同是技术辅助人性表达。"调试中的系统响起一段旋律,他补充:"这是系统检测到我回忆初恋时的脑波生成的。"
目前,杨平已收到音乐院校的"智能音乐创作"工作坊邀请。这位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计划:"从分析《七天爱人》的情感参数开始,探讨技术如何服务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