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最正宗的6大领域(硬件篇)
【行业快讯】近期,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在北京绽放光彩。虽然比赛中部分机器人在稳定性和能耗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部分成功完成比赛的机械,充分展现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崛起。
自年初以来,该领域在关键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例如实现17-20自由度的灵巧手,以及承载能力提升300%的丝杠等,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培育具身智能”,随即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行业前景逐渐明朗。本次内容将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六大硬件关键环节,筛选出代表性企业,供大家参考学习。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仅供学术交流。
一、灵巧手技术概览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手部动作执行器”,灵巧手的重点在于模仿人手的复杂动作,赋予机器人抓取不同物体和操作多样工具的能力。根据《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到2029年,国内灵巧手市场规模将扩大至750亿元。
代表企业包括:兆威机电、雷赛智能、鸣志电器、蓝思科技、柯力传感、五洲新春、昊志机电、捷昌驱动、丰立智能、禾川科技,以及上海电气等。
二、丝杠驱动技术
丝杠是实现机器人线性运动的关键部件,主要作用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位移,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按结构类型划分,有梯形丝杠、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等。目前,海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企业正积极奋起,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相关企业主要有:秦川机床、恒立液压、双林股份、北特科技、五洲新春、贝斯特、力星股份、华辰装备、日发精机、震裕科技、江苏雷利及长盛轴承等。
三、伺服电机发展态势
作为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的“心脏”,伺服电机可以高精度地将电信号转变为机械运动。类型主要包括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在高端市场上,国际品牌仍占有一定优势,但国内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和不断突破的技术,正在逐步缩小差距。
涉及企业有:汇川技术、禾川科技、江苏雷利、鸣志电器、科利尔、步科股份、大洋电机、卧龙电驱、昊志机电等。
四、减速器技术动态
减速器在机器人传动系统中扮演着“放慢速度、放大扭矩”的角色,主要分为精密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行业预测显示,至2030年,我国高端行星减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主要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双环传动、杭齿前进、汉宇集团、巨轮智能、力星股份、南方精工、富临精工、昊志机电、江南奕帆、丰立智能、秦川机床及中大力德等。
五、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和内部状态的“感官”,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实现环境感知、运动监测和交互反馈。
相关公司如:柯力传感、奥比中光、汉威科技、芯动联科、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奥迪威及奋达科技等,都是该领域的重要布局者。
六、机身材料创新
人形机器人的机身材料需兼具轻量高强、高刚性、耐腐蚀及耐高温等性能,常用高分子材料、轻质金属及复合材料。随着产业发展,对高性能机身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
相关厂商包括:中研股份、新瀚新材、中欣氟材、金发科技、沃特股份、南京聚隆、凯盛新材、肇民科技、中复神鹰、光威复材及肯特股份等。
总结:随着国家政策的助推和技术突破的不断涌现,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关注核心硬件环节,布局优质相关企业,有望在未来的科技和产业变革中抓住先机。以上内容仅供研究、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行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