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024 YR4到2032年撞击地球风险达3.1% 中国部署防御措施
AI 生成的图像仅用于插图目的。
2025 年 2 月 19 日——(华盛顿)美国宇航局天文学家已将小行星 2024 YR4 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近地威胁,它将于 2032 年 12 月 22 日撞击地球,概率为 3.1%。这颗小行星于 2024 年 12 月 27 日首次被智利的 El Sauce 天文台发现,直径在 40 至 90 米之间,与建筑物大小相当。
尽管与全球灭绝级小行星相比,这颗小行星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它的速度(估计接近每小时 40,000 英里)可能使它成为“城市杀手”,能够造成大面积破坏。如果它进入地球大气层,专家预测它将产生相当于 8 兆吨 TNT 的空中爆炸,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 500 多倍。
美国宇航局的最新计算显示,撞击的概率约为 1/32,相当于连续猜对五次抛硬币。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络 (IAWN) 于 1 月发出警报,因为撞击概率超过 1%。然而,天文学家强调,随着收集到更多数据,撞击概率预计会出现波动,最终降至零。
这颗小行星目前的轨道是朝着木星方向,它下一次接近地球要到 2028 年。为了完善其轨迹计算,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于下个月对该小行星进行观测。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证实,中国已开始部署“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据中国媒体报道,该系统侧重于持续观测和精确轨道计算。中国专家表示,即使小行星未来构成明显威胁,也可以采用多种行星防御策略,包括国际合作。
美国宇航局 2022 年的 DART 任务证明了使用航天器偏转小行星路径的可行性,其他提出的策略包括用激光汽化小行星表面、利用航天器的重力改变小行星的轨迹或作为最后手段使用核爆炸。
虽然潜在的撞击走廊横跨东太平洋、南美洲、非洲和南亚等地区,但专家强调,现在推测撞击地点迁移或采取紧急措施还为时过早。
中国科学家强调,目前的撞击概率只是估计,并重申了全球合作在行星防御举措中的重要性。经过近十年的准备,国际社会为减轻小行星风险所做的努力正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