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曾国藩传》才明白,人往上走的唯一办法,就三个字
原创 魏雨 无知的阿魏 2025年04月30日 17:25 重庆
你好呀~我是魏雨,自律践行者,2025已读完20本书📚累计运动里程909km💪微信步数124万+!
2023年在微信读书看《曾国藩传》,就被曾国藩的屡败屡战和坚韧执着深深吸引。
今年又重新买了纸质版的《曾国藩传》,想要再学习一下。
再读《曾国藩传》才明白,人往上走的唯一办法,就三个字:志、勤、恒。
曾国藩从一个资质平庸的“笨人”,最终蜕变成人人敬仰的“圣人”,志、勤、恒贯穿他的一生从未改变。
他在为官、处世、治家、教子、识人、交友、养生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极大的智慧。
01、志:志存高远,不甘下流
曾国藩说:“有志,则断不甘下流。”
他在三十岁立志“学做圣人”,从此便一直把“圣人”、“完人”的志向存在胸中,至死未变。
他靠着高远志向的引领,不仅实现了飞速的职场晋升,十年七迁刷新了晚清的升迁纪录;
他在性格上也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本性奔放爱自由的射手座,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坚韧沉稳的金牛座既视感。
回顾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发现,立志对他的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
曾国藩的圣人志向,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驱力,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困难面前屡败屡战,最终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曾国藩曾说过,立志譬如打地基。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上面盖起宏伟的人生大厦。
马云梦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因此有了阿里巴巴;
马化腾立志让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人能够无障碍的交流,因此有了微信;
俞敏洪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普通人的人生,让他们走向世界,因此有了新东方。
我们可以过平凡的生活,但是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做事情之前,思考一下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02、勤:天道酬勤,稳扎稳打
湖南乡下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曾国藩的笑话。
曾国藩小时候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就不睡觉。
有一天,他家里来了小偷,躲在房梁上,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再下来偷东西。
结果小偷在房梁上睡醒两觉了,曾国藩还在背这篇文章,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口大骂:
“就你这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
说着,小偷从头背到尾,然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这也从侧面说明曾国藩从小就笨,但是他确实很刻苦。
连续六年考秀才失利,曾国藩不断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太差,配不上自己的进取心。
想要弥补自己雄心与头脑之间的差距,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更加勤奋,要付出超人的努力。
于是他痛定思痛,不断复盘自己的文章,通过反复对比自己历年文章与模范文章,曾国藩发现是自己过于拘谨,只重视局部,不重视整体,因而文理不通。
第七次科考,曾国藩终于中了秀才,并且,第二年他又一考即中举人,获得了所谓的“联捷”。后来,他考中进士也很顺利。
天道酬勤,付出终将有回报。曾国藩一生做事,其实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从来不走捷径、不求奇谋,就是踏踏实实、稳扎稳打。
付出和回报之间经常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就像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
我们要做的就是勤奋浇水,耐心等待花开。
03、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曾国藩说:“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曾国藩自从立下圣人之志,就给自己定了日课十二条,然后一以贯之,一生都在践行。
他在家书中说:“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叶、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意思就是,曾国藩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课程,其中,每天记《茶余偶谈》、读史书十页、写日记楷本,这三件事情,是终身都要坚持不间断的。
后来他在领导湘军作战时,无论是行军还是坐船,他都坚持每天读书、写日记,不曾忘记。
在曾国藩晚年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尽管右眼已经失明,却仍然坚持每天处理公务,之后雷打不动地看书、记日记。
虽油尽灯枯,仍勤奋有恒,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
我们平时做事,不放弃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请记住:做事情坚持住了,留在牌桌上,才有翻盘的机会。
/
写在最后:
曾国藩用一生诠释了志、勤、恒三字的力量。
志向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你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勤奋不是无脑做事,而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刻意练习;
恒心不是痛苦坚持,而是让习惯变成像刷牙一样自然。
在这个崇尚速成的时代,我们更要从曾国藩身上汲取这种“笨功夫”的智慧。
当你践行这三个字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些看似笨拙的小事,是托举你不断向上的巨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