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触地检测+FSM状态切换】(猎豹 3)Contact Model Fusion for Event-Based Locomotion in Unstructured Terrains

系列文章目录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系列文章的所有文章的目录,目录需要自己手动添加
TODO:写完再整理

文章目录


前言

认知有限,望大家多多包涵,有什么问题也希望能够与大家多交流,共同成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相关教程及博客请关注专栏:
https://blog.csdn.net/qq_35635374/category_11523325.html

本文先对基于事件的非结构化地形运动接触模型融合做个简单的介绍,具体内容后续再更,其他模块可以参考去我其他文章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

  • 8
    点赞
  • 4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较于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具有运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和非连续地面支撑等特点,但是制约足式机器人发展的很多基础性理论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针对足式机器人的本体运动状态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足式机器人的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本体速度状态计算方法,实现了对足式机器人本体速度状态的感知。 本文主要完成了理论算法的提出、动力学模型环境下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算法应用以及样机实验模型上的算法验证三个方面的相关内容。 首先根据液压作动四足仿生机器人的机械模型,运用机器人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了相应的运动学模型,之后根据该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支撑足的本体速度估计算法,并结合加速度计的测量结果对算法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之后,为了验证该本体算法的有效性,利用Solidworks、ADMAS和Matlab等工具建立动力学仿真环境,通过ADAMS/Controls把ADAMS模型与Matlab/Simulink连接在一起进行联合仿真,控制机械模型实现运动,并在该仿真模型上运用本文提出的本体速度状态估计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仿真结果。 虽然该算法能够在仿真模型中得到很好的验证,但是实际样机与仿真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要使算法能够有效的运用,就必须在实体样机上得到验证,所以本文最后介绍了本课题所依托的高性能四足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盒子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